家父宋徽宗:开局被迫登基

第248章 文彦博害死狄青

第241章 文彦博害死狄青

这个说法出自野老记闻对仁宗朝狄青之死的记载:

狄青为枢密使,自恃有功,骄蹇不恭,怙惜士卒,每得衣粮,皆曰:“此狄家爷爷所赐。”朝廷悉之。时文潞公当国,建言以两镇节度使出之。青自陈:“无功而受两镇节麾,无罪而出典外藩。”文公入对,上道此语,且言:“狄青是忠臣。”公曰:“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上默然。青未知,到中书,再以前语白文公,公直视语之曰:“无他,朝廷疑尔。”青惊怖,却行数步。青在镇,每月两遣中使抚问,青闻使来,即惊疑终日,不半年病作而卒。皆文公之谋也。

但这里有个疑问,因为按照长编的记载,文彦博非但不是对付狄青得人,恰恰相反,而是保护狄青被怼了

景初数诣中书白执政,请出狄青。文彦博以青忠谨有素,外言皆小人为之,不足置意。景初曰:「青虽忠,如觽心何!盖为小人无识,则或以致变。大臣宜为朝廷虑,毋牵闾里恩也。」

吕景初直接说了你文彦博跟狄青是老乡所以给他说话(两人都是汾州人),闭嘴吧,然后文彦博就没再说什么

出现矛盾了,不知道哪个是真的。

还有两端史料是经常跟这段连起来说的,但这两段应该是真的

司马光涑水记闻记载:

太祖欲使符彦卿典兵,赵韩王屡谏,以谓彦卿名位已盛,不可复委以兵柄,上不听。《宣》已出,韩王复怀之请见,上迎谓之曰:“岂非以符彦卿事邪?”对曰:“非也。”因别以事奏,既罢,乃出彦卿《宣》进之。上曰:“果然。《宣》何以复在卿所?”韩王曰:“臣托以处分之语有未备者,复留之,惟陛下深思利害,勿为后悔。”上曰:“卿苦疑彦卿,何也?朕待彦卿至厚,彦卿能负朕邪?”韩王曰:“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上默然,遂中止。

着名的莫须有,最早的记载应是赵雄《韩忠武王碑》

秦桧用事,遣中原人亲属还虏。中有恋国恩不忍去,必械系以送。至谋遣赵荣,王力争曰:‘荣不忘本朝以归,父母妻子悉遭屠灭。相公尚忍遣之、无复中原望耶?’弗听。岳飞之狱,王不平,以问桧。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王怫然变色曰:‘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狄青起草莽,有别于其他边将有志向大小数十战有威名仁宗都想召见他只是没机会。在边时先结识经略通判尹洙荐于经略使韩琦范仲淹二人称之,后隶属经略庞籍,后三人后来都入中书。下面看看狄青的人际关系吧。

尹洙----青之伯乐,尝谈兵,以为有古良将才,荐于韩、范,

尹洙为泾原帅时,怒刘沪违节制擅城水洛,遣狄青前去处分。张亢过用公使钱狱,牵扯到狄青,洙为之辩,之后青不责。尹洙以贬死,时为经略使的狄青为之安排丧事。两人颇为知音

韩琦与狄青没什么交集只是赞赏

范仲淹---狄青尝为之麾下数有征战,后有仲淹赠书,自此熟悉兵法。其后仲淹在内,狄青在外,除了与狄青同置办尹洙丧事,之后就和狄青就没什么事了

欧阳修---张亢过用公使钱狱,牵扯到狄青,欧阳修尝为之辩,之后青不责。狄青为枢密使,恰遇仁宗不豫,又不立皇子,于是欧阳修、吕景初、刘敞等人交章轮上请罢狄青枢密使,一正一负,欧阳修和狄青没什么深交。

庞籍---狄青长期在庞籍麾下,庞籍用的很顺手。狄青拜枢密副使时,庞籍是独相。可见狄青是庞籍同意后才入西府,侬智高乱岭南,也是庞籍荐,狄青才为帅。班师后拜枢密使,而庞籍则罢相守边,之后庞籍毁之。庞籍和狄青只有利益关系

文彦博--庆历间,两人都在陕西,掌不同路分,没什么交集。宋夏和议后,文彦博入中书,狄青仍在边,之后文彦博罢相,随后狄青入西府,再拜枢密使,之后文彦博复相。

至仁宗不豫事,言官御史数毁青,彦博一直保之,只到京师大水,狄青不知礼节行坐寺殿,彦博才无话可说,出熟状罢之。文彦博和狄青没什么利害关系,不必排狄青。

再说狄青本人,凭军功,有志向,可以说有野心,不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好不容易进西府,才知道这个位子不是那么好坐的,武人不得入两府这是祖宗之法。

可仁宗厌极了言官,非让狄青做了枢相。狄青是高处不胜寒,自己是武人,无出身,固为文臣所排挤,借着侬智高可以挽回一点自己处境。

狄青军中斩了三十多将,余靖本亦有罪,当处分,但狄青不于处置,可见他对文臣势力之惧,也颇有拉拢关系之意。狄青最后也不是抑郁而死,不过是胡须上长了脓包不治而死,不会也是长期吃钟乳石的吧。

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王安石则是北宋167年历史中,那颗最耀眼的明星。

即便是今天的学者们坐到一起,谈论起王安石时,依旧会大吵一架。

因为熙宁变法,会有一批人去谈论他的功与过。

但是没关系,如果一个人做的事能得到所有人理解,那他得普通成什么样。

就像他在诗中所写: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亦或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倔强,他才成为了北宋真正的孤勇者。

包括苏洵在内,如司马光、苏东坡、御史刘述、刘琦、孙昌龄、程颢、张戬、陈襄、谢景温、杨绘、刘挚,以及谏官范纯仁(范仲淹之子)、胡宗愈等,都与他作对。

欧阳修也屡次指责以他为主推行的改革制度,而曹太后、高太后甚至说他“祸国”。

可身为一朝宰相,王安石丝毫没有退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从南明末代皇帝开始
从南明末代皇帝开始
众所周知,打灰是一门技术活。土木老哥魂穿明末,却好死不死穿到了桂王朱由榔身上。这位原本的跑跑皇帝,本来是一个笑话,东躲西藏跑过五十多个地方,最后还是难逃一死。“这可是地狱难度啊,可我啥也不会,只会打灰,这可怎么办?”求生的本能下,桂王勉强登基,开始自救。紧接着明清之际的一众名臣、将星闪亮登场:堵胤锡:“你说这个,叫水泥手榴弹?还能伤人?”李定国:“这叫混凝土的东西实在是神物!用来筑城,必是坚城,千
大白萝卜烧牛腩
开局假太监,我把女帝看个底朝天
开局假太监,我把女帝看个底朝天
一朝穿越,被皇帝发现假太监身份,生命垂危,好在他能看到人生剧本。,把女帝哄成了乖乖女,从此平步青云,步步高升,权倾朝野,称霸武林,独步天下。
木燃青
穿越明朝战神崇祯
穿越明朝战神崇祯
特种兵教官龙成弼,穿越到即将挂歪脖树明朝皇帝朱由检身上,突破束缚,改革赋税,还政于朝,打造最强军队,一个爱亲征的战神崇祯皇帝,收编闯军,收编大西军,振兴华夏。
净坛八戒
伐晋
伐晋
公元347年,东晋第二次北伐彻底失败。两年后,赵国皇帝石虎驾崩,其诸子为争夺皇位致使中原大乱,东晋朝廷派遣大将司马勋乘机再次北伐。苏赫在乘游轮出海旅游的时候发生意外,坠入海中,灵魂穿越到这个最为混乱的时期,变成一名十四五岁的晋人少年。开局被匈奴骑兵俘虏,成为奴隶。且看苏赫如何以弱小的身躯,运用后世的知识,搅动时代的风云!
壹更摸鱼
三国:我在蜀汉朝九晚五
三国:我在蜀汉朝九晚五
简介:回到汉末,绑定系统,杨业只想朝九晚五,不想996,007。刘备:“子瞻有旷世之才,就是疲懒了些,当狠狠磨砺。”杨业:“为了我的躺平大业,当多拉些人来才是”诸葛亮几岁了?徐庶如今在哪?还有那谁谁……
丛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