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云再也不愁没有肘子吃了,田翠花的父亲也很开心,自家招了个有文化有学识的女婿。原以为自家只是商贾之流,没想到还能招个乘龙快婿。
李嫦茹的爷爷气得半死,怎么找了个商人家的女儿。范姨娘原本不是李青云的姨娘,只是跟在李青云身边的丫鬟,小名苗苗,大名范苗儿。范苗儿从小跟着李青云上学堂,心思敏捷在一旁听先生讲讲课便会吟诗作对,性格又温顺,家中事务料理周到。对于李嫦茹的爷爷也是照顾周到,李嫦茹的爷爷虽然看不上范苗儿的出身,但是考虑到这个女孩子在他们家多年,辛勤劳作,无半点怨言,那时候李家早已家道中落,只有范苗儿一个丫鬟,月钱都给不出,还要范苗儿做些刺绣来贴补家用,李嫦茹的爷爷心中早已把她当成儿媳妇看待,结果半路杀出来一个田翠花。
结婚以后,李嫦茹的爷爷没有住到田翠花家,用李嫦茹的爷爷的话说,商贾之家尽是铜臭之气。他们儒家子弟,怎能这么没有骨气呢。李青云不仅住到了田翠花家,还跟自家娘子恩恩爱爱。田翠花还允许范苗儿继续照顾李青云。范苗儿对李青云也是死心塌地,李青云当时跟范苗儿可是清清白白,李青云也劝过范苗儿,认她做义妹,给她置办一份嫁妆,让她找个好人家嫁了。但是范苗儿一门心思就想跟着李青云,范苗儿说,在李青云家做工已经习惯了,再说了,范苗儿认为李家父子是最好的东家,等到范苗儿遇到可心的人,东家肯定会给她做主的,于是又留了范苗儿好多年。
婚后第二年,李青云有钱去京城赶考了,并一举中的,当了状元。但当时朝中无人,李青云这个新科状元并没有留在京城,而是去了外地,田翠花跟着丈夫去外地当了一个小小的县令。夫妻俩到外乡并没有带些娘家的银钱,就这样,他们过了好几年清贫的日子。李青云作为百姓的父母官还真的对得起他的名字,在那个偏僻的县开创了一片青天,把积攒的好几年的冤假错案都被李青云给审理明白了。等到他们离开那个县的时候,已经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状态了。后来李青云一路升迁到了京城,他们在京城落脚后不久,田翠花有了身孕,就是李嫦茹。田翠花的父亲可开心了,这几年布庄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他自己也老了,感觉打理起布庄来有些力不从心,于是结束了布庄的生意,带着钱来投靠田翠花安度晚年。
没想到又发生了海河决堤的事情,皇帝就派李青云到邕州处理,这是李青云第一次跟海河打交道。那时朝廷内部腐败,国库空虚,这件差事实在不好办,办不好万人海河边的百姓居无定所,食不果腹,李青云落个办差不利,这辈子可能升迁无望;办好了,更是难于上青天!
但是李青云自己就是青天!他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田翠花利用她家这些年走南闯北留下的关系四处募捐资金救助灾民,并把物资送到邕州。范苗儿在在李府呆了好多年,早过了标梅之年,也许这一辈子就在李府做个下人。范苗儿跟着去了邕州照顾李青云,等到李青云处理好海河泛滥的事情,当地的官员给李青云送行,喝了许多酒,李青云跟范苗儿借着酒意做下了错事。李青云回到京城之后,跪在田翠花和她父亲面前,田翠花的老父亲拿刀要砍了这个女婿,管他是什么朝廷命官,当初李青云是怎么答应他的?今生今世只有她女儿一个,也不嫌弃他们出身商人家庭,将来要是扶摇直上,他也信守诺言。
田翠花很大度,早就看出了范苗儿的心思,也早就想替老爷纳一个妾侍来照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