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刚要称霸,易小川让我收手

第一百二十三章 赵营妖孽辈出,连环计、计中计!

“主公可记得当初袁绍想要谋夺冀州的计策?”此时发言的是荀攸荀公达。

荀攸是荀彧举荐的谋臣,属于后面加入刘羽阵营的人才。因此他的晋升之路不如郭嘉和荀彧迅猛。

不过身为魏郡太守,本身就已经半步进入核心圈中。而经过“对兖州之战”的主导,荀攸借此军功擢升,成为刘羽参谋部的军师之一。

对于这位原历史中曹操的谋主,刘羽自然非常认可且重视,他颔首道:

“袁绍当初联手公孙瓒,想要靠着公孙瓒威逼冀州牧韩馥,借此趁虚而入,插手冀州……这是反客为主之计!”

“正是如此。”

荀攸颔首,在众人倾听的时候,他说道:

“徐州牧刘备受封假节钺,还有徐州世家鼎力支持。

“吾等借机图谋徐州,只会给他们瓮中捉鳖的机会,甚至还会诬陷吾等趁火打劫,惹得一身骚。

“既然如此,吾等可利用袁术,给予徐州强力的军事压力,迫使徐州牧刘备主动求援吾等入徐州。”

主动请他们入徐州,比起他们强迫性进入,那自然是更妥当的选择。后面自然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但问题是,要怎么利用袁术,给予徐州强力军事压力?刘羽问出了这个核心问题。

荀攸的回答也很干脆利落,他说道:

“徐州广陵郡扼守中渎水道,此乃攻略淮南的重要战略方位,兵家必争之地。并且此郡扼守淮河和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重要,属于淮河防线的重要门户。

“袁术一直派遣部将攻略广陵,正因此地就是淮南的肘腋之患,只有落入己方之手,才能让袁术睡得安稳,他也做到了。但因为其僭越称帝,以至于众叛亲离。

“除了江东孙坚,广陵太守吴景、守将孙贲也离弃袁术而去,投靠亲戚孙坚。如此一来,袁术失去广陵、江东等大片土地,势力为之一挫。并且又将受到广陵郡的威胁!

“在淮南四面楚歌,危机四伏,天下群起而攻之的情况下,袁术要如何破局?

“淮南西面是千里大别山,淮南东面是广陵肘腋之忧,淮南南面是长江以南的荆州刘表和江东孙坚,淮南北面则是主公大军兵锋所指。

“袁术会如何选择?

“千里大别山无路可走。荆州和江东,有着长江天险,需要对峙荆州和江东水师。北面主公大军,袁术岂敢以卵击石,冒着战败的风险出击?

“如此一来,只剩下唯一选择,东面的广陵郡!这也是风险最小,最为稳妥的一个破局点!

“广陵郡太守吴景,守将孙贲,虽然因为袁术僭号称帝叛投孙坚。但广陵郡中的将士,还有不少袁术的旧部,不少心系袁术,或者家属在淮南为人质的。

“袁术完全可以里应外合,轻易夺回广陵郡,扼守中渎水道,保障自己右翼门户。靠着广陵郡的中渎水道,袁术可北上徐州,靠着淮泗水网出击,也可南下江东,讨伐孙坚叛逆。

“可以说,广陵郡对于袁术,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乃是其‘命脉’,也毫不为过!

“吾等只需要‘缓军以待之’,‘陈兵威压淮河防线’,必可‘迫使’袁术攻略广陵。

“广陵若失,徐州刘备首当其冲,压力徒增,至此时刻,吾等入主徐州,就是名正言顺了。”

刘羽颔首。

徐州广陵郡对于淮南袁术的重要性,荀攸只言片语已经说的一清二楚了,这就是“命脉”所在。

这也是为何,袁术一直对广陵动兵,这条命脉对袁术而言,那就是肘腋之患!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若是四面楚歌,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再加上他们陈兵淮河,威压袁术。

在西面千里大别山无路可走、南面长江天下、北面刘羽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必将会迫使袁术攻略东面的广陵郡,寻求破局的机会!

若是夺下广陵郡,北上徐州、南下江东,都能为袁术求得一线生机啊!

荀攸不愧是原历史中的曹操的谋主,光是这一番坐论江淮局面的评价,就将他的能力展现的淋漓尽致了!

文臣武将恍然大悟,深表赞同。

此时郭嘉笑了笑后,附和说道:

“公达所言,与我不谋而合。除此之外,我等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推波助澜。诸位可还记得,当初我等推动袁术登基称帝的计策?”

众人颔首,他们利用徐州宗教信仰,佛教之口,谣传袁术有天命加持,并且都给出了谶语——

“代汉者,当涂高也。”涂,通“途”。袁术表字“公路”,话里话外暗指袁术。只要是读书人都能明白其意。

又避免其他目不识丁之人听不懂,后二次出手,谣传“淮南袁,土承火,天命者!”

全部都是通过所谓的佛陀之口传出来,并且此时乃是郭嘉操刀,煽风点火、传播谣言。毕竟他执掌谍报机关、情报渗透系统。

众人不明白郭嘉意有何指?皆是看了过去!

郭嘉笑道:

“吾等利用徐州宗教信仰,借着佛陀之口,谣传袁术有天命,这才坚定了袁术冒着天下之大不讳称帝的野心。如今我们也可以反向利用此事。

“佛教谣传‘袁术有天命’,乃助纣为孽,大逆不道。值此时刻,自然是惩奸除贼,讨伐这狼狈为奸、为虎作伥之教的最佳时刻。

“徐州刘备不会让我们进入徐州,我等可以着令刘备讨伐徐州佛教,此乃名正言顺,刘备敢拒绝吗?他不敢!

“袁术僭号称帝、佛陀谣传袁术有天命,此乃动摇大汉国本,刘氏江山根基所在,刘备身为汉室宗亲,大义所在,他绝对无法拒绝!

“可徐州佛教,如今在徐州已经根深蒂固。前徐州牧陶谦为了稳定战乱后的民心,通过宗教信仰成为新的寄托。徐州不说人人信佛,但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特别是下邳太守笮融,此人贪赃枉法、中饱私囊,蔑视刘备三兄弟,生性残暴,却笃信佛教。这可是徐州豪强,由此可见佛教深入人心,已经是势力庞大了!

“刘备要是对佛教出手,那是不是鹬蚌相争,是不是两败俱伤?

“若是此时淮南袁术率兵攻略广陵郡,想要夺下这个命脉,刘备要怎么做?他还能怎么做?他只能被迫向我等求援,化解徐州危局。

“至此,还能顺便为我等削弱佛教势力,削弱世家势力,为了我等入主徐州,主公改革发展,阻力将降至最低,甚至毫无阻力!”

众人惊醒,瞬间头皮发麻!

原来郭嘉在当初就已经设下连环计,他不仅在背后推波助澜,让袁术僭号称帝,也在为未来他们图谋徐州,提前准备,未雨绸缪!

利用佛陀之口,坚定袁术称帝的野心。也利用佛陀之口,为他们入主徐州打开突破口!

这深谋远虑、未雨绸缪的谋算能力,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荀攸的计策,可以迫使袁术出兵广陵郡,给予徐州刘备军事压力。

而郭嘉的计中计,不仅给予刘备军事压力,也是瓦解了徐州内部凝聚力,将如今铁板一块的徐州,完全的分裂!

宗教,就是郭嘉连环计的核心所在,切入点!

哪怕就是徐州世家豪强,也有信佛之人。甚至徐州的佛教,已经成为了一股宛如世家的势力,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刘备面对这种命令,该何去何从?

身为汉室宗亲、汉室忠臣,刘备只有领命出征这一条路!

而刘备出征,将面对的就是佛教、世家、信佛百姓四种力量的阻力,不管怎么做,刘备的名望、兵马、势力都将受到影响。

甚至于……

郭嘉竟然走一步看三步,刘备对佛教出手,影响到刘备、世家、佛教、还有信佛百姓四方势力,这显然会对刘备形成巨大影响。

而这种影响,却宛如“趟雷者”,为后来者刘羽趟雷!

未来刘羽入主徐州,将得到的是削弱到极致,甚至两败俱伤后,让他渔翁得利的徐州!

刘羽的改革发展,世家、宗教等力量,将难以形成威胁和影响!

这简直就是一箭三雕的连环计、计中计!

天生奇才,兵行险招!

郭嘉之才,让人叹为观止!

刘羽也不得不感叹,难怪未来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评价。

或许按照年龄来算,其实两者根本八竿子打不着。但这也是对郭嘉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一种评价和概括,认为他的谋算能力,还在诸葛亮之上!

刘羽也不得不感慨,他手下真的是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妖孽辈出!

“公达与奉孝之计,大善也!”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永嘉十二年,苏州府大水,房屋倒塌无数,良田被淹无算,数万百姓衣食无着,成为流民。李想穿越过来,就成了一名光荣的丐帮弟子,就在他感叹着老天或者系统不公的时候,却被一阵吵杂声惊醒。只见几名彪悍的汉子忽然闯了进来,为首的却是一名体型壮硕,膀大腰圆的少女。少女手提两只硕大的铜锤,至少五六十斤,这彪悍模样,后世的举重运动员,都没法比,这么猛的妹子可真是......没见过。少女环顾一圈,最后看到了李想,脸上露
佐蓝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本书融合科举+感情+朝堂+官斗+战争等各种元素)赵琳,本是华夏最为年轻的古文学教授。穿越后,成为了大周一个享有“文曲星”“神童”人设的少年童生。却被提学大宗师,断定为“为人轻浮,终生无成”。面对人设的即将崩塌,他凭借着两世的超凡智商、才华,一举拿下院试案首。乡试中,更是一举夺魁,成为解元,夺得“中原第一才子”的名号。他鸿运滔天,救下的乞丐是书画诗词四绝的江南第一才子。大周魏王、未来的储君、皇帝,
林桐
站奴
站奴
难不成是因为前世随意断更,竟遭老天恶意穿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主角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更可气的是现在自己的身份竟然是一名奴隶。前身跟随着同样的三蕃俘虏来到了这被认为是苦寒之地的东北,被发配作了一名可怜的站奴。此时他发现驿站内只有一人看守……于是他决定反抗!“毋宁死,不为奴!”(本书别名:我在东北建八旗)
晓晓松松
大明小相爷
大明小相爷
江湖,庙堂,人心叵测;我苏景将以武证道,玩转大明风云,任由那宁王鬼卫、血士,从中作梗,我都将以一己之力将其斩尽。世人当我是京城第一纨绔,可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廷之中,我置身为棋、甘心做臣,用自己的手段,挽这大明之乱,成为这大明第一相爷!
锁星光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