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刚要称霸,易小川让我收手

第一百零八章 刘羽赋税改革,摊丁入亩!

第108章 刘羽赋税改革,摊丁入亩!

兖州鄄城。

当尘埃落定之后,刘羽从青州移驾兖州鄄城。赵云诸将出城十里相迎。

君臣许久未见,阔别许久后交谈甚欢。

刘羽平易近人,与这些将领谋臣,根本没有什么架子。都是与他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战友,他们既是君臣,也是益友。

赵云诸将说起兖州战事,刘羽自然也有第一手情报,但文字有时候很苍白,不如当事人的详细解说来的真实动听。

战场上那种瞬息万变,沙场作战时的危机四伏,与敌将互相交战,排兵布阵对峙的剑拔弩张气氛,两军厮杀,浴血奋战的热血沸腾!

都一点一点的从赵云等将的口中宣泄出来!

刘羽听的心潮澎湃,曾经他也是与赵云等将并肩作战,一路沙场奋战走来。

但自从家大业大后,随着势力的庞大,班底阵容的提升,手下的将领谋臣坚决反对刘羽以身犯险。

身为主公,刘羽如今已经不仅仅代表自己一个人,还代表依仗他、为其效力的数万将领谋臣,数十万的士卒。以及数千万的百姓!

说到最后,终于来到最让众将激动振奋的环节了——刘羽嘉奖众人,论功行赏!

众将升官发财!

刘羽也没有厚此薄彼,吕布等并州军,张绣贾诩等西凉军,战前投效的这些将领谋臣,全部给予公平公正的赏赐!

刘羽的势力庞大,鲸吞天下。

但对于很多人而言,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家族利益相关,也不会在战前选择投效。

只会在战后,在做抉择!

——简单来说,就是只投靠赢家、胜利者!

可对于刘羽而言,战前投效、战后投效、战败投降等等,这所表达出来的含义,其实是不同的!

譬如张绣和贾诩,在交战前就坚决的投靠刘羽,没有理会曹操和袁绍的招揽,没有如同徐州刘备、荆州刘表那般,听令汉帝的诏令。

这就是一种投名状!

这就是对刘羽的信任!对刘羽势力的认可!对刘羽未来的提前投资!

这也让刘羽给予最大的回报!

张绣擢升杨武将军、贾诩拜冀州参事!

一下子进入了刘羽势力的中高层核心圈子,以两者的能力,未来只要继续参战,必将平步青云!

己方将领谋臣,论功行赏过后,刘羽将目光望向了降将。

“带上来!”

赵云直接下令,兖州易主后,战败的曹营诸将,近乎全部被押了上来。

刘羽余光一扫,看到的都是熟人!

程昱、满宠、毛玠、李典、许褚、乐进、于禁……

这些将领谋臣的名字,在如今不说威震天下,但在兖州,在淮河以北,也是久负盛名。

若是放在未来,那真的是威名赫赫,名流千古,属于耳熟能详的老熟人!

刘羽居高临下端坐上首,也没有废话,开门见山问道:

“曹操败走兖州,据本王得到的情报,他已经侥幸逃过轩辕关,尔等今后有何打算?是去是留,本王不会强求!”

诸将互相对视,眼神交流!

不会强求?

呵呵!

真当他们是三岁小孩不成?

若是他们稍有拒绝,估计出不了营地,或身首异处,或死的不明不白,或下落不明等等,有数十上百种办法,横死还不会影响到赵王身上!

这世上最黑暗、最肮脏的只有政治了!

赵王刘羽乃是天下有名的仁王,但那是对忠于他的将领谋臣,对忠于他的百姓们而言。

对于敌人,根据他们的情报,赵王可没有任何心慈手软的!

放虎归山?!

那不是仁义,那是愚昧!

当然若是有连环计,放虎归山,驱虎吞狼,二虎竞食等计策,刘羽自然是不介意的!

最后诸将达成共识——

“吾等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劳!!!~~~”

众人齐声高喊,哪怕在忠义的将领,此时都低下高傲的头颅了。

原因其实很简单——

一来赵王刘羽确实也是一位值得投效的明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二来如今曹操已经败走兖州,他们这些将领谋臣的使命已经完成,为曹操断后尽力,也算是尽一份心意和功劳,另投明主谁也不会有非议。

三来他们有不少都是兖州本地人士,故土难离,人离乡贱。若是可以留在兖州,他们也不想远离兖州,想要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贡献一份力量!

四来此时还不是未来三分天下——曹魏、东吴、蜀汉三国鼎立、三国争霸的时候,他们都是汉臣,都是大汉一份子。

赵王刘羽身为大汉诸侯王,有着合法性的正统地位,他们转投也不是悖主,反而是顺应天下大势!

如此一来,程昱等人另投明主,投的是心安理得,毫无心理负担!

“诸位快快请起!”

刘羽立刻上前,将他们一一扶起,这让程昱等人倒是有些感动!

面对他们这些降将,不管刘羽是真的礼贤下士,还是装装样子。但可以这么做,足以证明他们在刘羽心中,也是有一定地位和价值的。

人就怕没有价值!

有价值,就有利用价值!

“拜见主公!!!~~~”

这些人都是人精,立刻顺坡下驴,拉近与刘羽之间的关系,一声“主公”完全可以化解他们间的生疏感。

果然刘羽的神色,都和颜悦色了一点,他颔首笑道:

“诸位请放心,尔等在兖州的职务,本王暂时不会进行干涉变动。

“此时兖州经历战乱,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正是百废待兴,重建家园的时候。

“让你们在原来岗位上发光发热,一来也是避免职位变动引起的混乱。

“二来你们也是熟悉政务,可以第一时间为百姓们继续做事情,第一时间进行战后重建工作。

“当然诸位请记住,丑话说在前头,本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切唯才是举,论功行赏。只要你有能力,本王不会埋没人才。

“但若是有人降而复叛、叛而复降,想要有利为贼、无利乞降,左右逢源,两头讨好,那是绝无可能的!”

刘羽可以接受降将,但绝不接受降将投降后再次背叛。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也只会给他们一个机会。

这让诸将有些悚然一惊!

刘羽此言,既是让他们感动——因为没有将他们调动职位,还在原本职位上面任用,那就是一种信任,一种不怕被架空的信任。

但也让他们有些害怕——因为刘羽丑话说在前头,说的是杀气凛然,说的是发自肺腑!只要他们降而复叛,那么必定是再无斡旋的余地了!

纵观汉末三国,其实将领谋臣投降反叛,反叛投降,多不胜数,宛如家常便饭。毕竟都是工作嘛,跳槽也是为了涨工资,刷履历。

只要别学吕布专杀义父,现任、前任领导,也不会太过在意。

毕竟大汉可以读书识字的人才,都是世家豪强出身,黔首百姓根本做不到、或者说没有资格、能力去读书识字。

这些可以读书识字的世家子弟,盘根错节,错综复杂,或多或少都有些关系,或者依靠同窗、或者依靠同乡、或者依靠同僚、或者依靠姻亲等等。

可以说在各个军阀势力,天下群雄中,哪怕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读书人,其实扩大到五服,肯定有些关系在。

譬如刘羽部下李进,其实与李典家族关系密切。像荀家、诸葛家等等,那都是狡兔三窟,鸡蛋没有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处下注。

这就决定军阀攻伐时,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下死手。这些相识的关系,还有跑去说降对方的。也有战败后心安理得的另投明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帝王之名
帝王之名
百年风雨,百年血泪,乱世权谋。英雄少年,马踏天下,长剑在手,所向无敌!天下枭雄无数,惟我为帝!一个可有可无的皇子,一个风雨飘摇的国家,一步一步踏上至高的权利,联兵百万,山河驰骋。这天下纷纷扰扰,而我不喜纷杂,定要让天下重归平静。我一生孤独,只想在心里留下一点美好。天下皆在剑下,天下诸国早晚是囊中之物。以帝王之名,授万民以太平!(单女主,一生挚爱。)(不是感情文,主角忙着打天下,感情戏较少。)且看一
无尘了然
最强斥候
最强斥候
十六年前,天奉王朝与北方绒狄在拒蛮关外大战,两朝将士死伤无数,苦寒大荒血流成河,尸骸筑起了数十座巨大京观,震惊天下!十六年后,两朝开始恢复邦交,但绒狄暗地里却再次秣兵历马蠢蠢欲动,苦寒大荒鬼影幢幢,拒蛮关中暗流涌动!一个来历成迷的男婴在关中长大成人,从小小捕快摇身一变,挤身度望府的斥候之例!在尔虞我诈刀光剑影的血腥岁月之中,这个斥号同名的小小斥候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咬牙成长,逐渐成为了那个令世人嘱目的
从江湖过白衣
回到大宋
回到大宋
别名二十二世纪,医学发达。被药剂改造身体的变异杀手穿越北宋末年。原本已经厌恶鲜血与杀戮的他,只想耕田种地,平凡度过一生。可女真铁骑踏破了他原本平静的生活。于是,他再次握紧了手中的刀……面对赵宋王朝的腐朽无能,他于太原城头高声呐喊:
彩色键盘
一梦红楼,偷天换日
一梦红楼,偷天换日
在贾珠受罚将死之际穿越而来,高中探花郎稳定家族内斗。一朝皇恩,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一日为臣,便是皇家的棋子。但是不曾想天灾人祸接踵而至,贾珠只想护住家人姊妹,身不由己中才知道只有站得够高,才能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
一木九水
魂穿风流八皇子
魂穿风流八皇子
“母妃别伤心了,也别生气了,孩儿以后不惹事就是了。”楚朝阳话刚说完,肖若水再次摇头。“娘亲生气的不是皇儿胡作非为,贪财好色,为富不仁,无恶不作……”“这些都是皇儿之本性,值得表扬,娘亲深感欣慰。”“堂堂大夏国八皇子,有这点小毛病怎么了?”“皇儿不就是摸了她一下屁股吗?这是她的服气,结果……”楚朝阳脑门一黑,这是夸我还是损我?有这样的母亲,何愁不被人打死?楚朝阳为自己的前身感到一丝怜悯。“皇儿,以后
迟暮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