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刚要称霸,易小川让我收手

第一百一十章 兖州士族百姓震动,纷纷出手各显神通!

“属下明白了!”

“谨遵公令!”

满宠、毛玠、李典等将领谋臣,最后拱手领命。

刘羽满意的颔首道:

“诸位回去之后,张榜告示,记的聘请吏员一字一句念出来。还需要寻找当地人方言解读,避免黎明百姓误解了话意……”

刘羽将一切细节都考虑周到,就连张贴的告示,都是他一笔一划写出来,然后通过印刷部印刷出来,避免抄漏抄错引发非议了。

这让程昱等人有些无语,刘羽从始至终,考虑的都是那些黎民百姓,都没有考虑过那些世家豪强闻讯后,会发生什么反应吗?

又安排了其他琐事之后,程昱等人就告退离去了。

……

当程昱、满宠和毛玠等人回到辖地之后,刘羽的告示也紧随其后送来了,上面还有印刷的油墨味,足以将他们贴满全城的份数。

程昱等人命人将告示贴满全场,命吏员一字一句解读。此政策一出,果然引发全郡县的轰动!

百姓们震动了,那些世家豪强们也震动了!

“将军,李氏族长拜见。”

一名侍卫递上了拜帖,李典看过之后,有些头疼的揉着太阳穴,最后还是下令道:

“带他进来。”

刘羽的赋税改革、摊丁入亩,对世家豪强的打击是巨大的。不仅他部下有世家子弟,李典、程昱、满宠、毛玠等等很多人,其实也是士族出身。

他们这些兖州降将,方才投降,这“投名状”就是斩向自家家族的刀子?

李典等人都有些无语了!

“曼成,不是都说赵王是仁王吗?他这是要将我们李家赶尽杀绝吗?

如今兖州各家都要疯了,这赶跑了曹操这豺狼,来了赵王这猛虎吗?我们这些绵羊,就要引颈就戮吗?”

李氏族长倒也不傻,环顾四周,确定没有隔墙有耳后,这才俯身来到李典耳边,悄声说着,都来不及叙家常、说场面话,直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叔父,大王是猛虎不假,但你们也不是绵羊,就不用给吾来这一套装作委屈了。”

李典倒是深明大义,沉声说道:“大王的赋税改革确实与李家不利,但却是利国利民之举。

“大汉的弊端,已经走到了覆水难收的地步。船大难掉头,若是想要挽大厦之将倾,只能下猛药力挽狂澜了。

“这一步,确实有些激进,但确实不得不迈的一步!”

李氏族长气结。

他很想问一问,你李典到底是不是姓李的?你李典是不是靠着家族的供养,读书识字,学文习武,一步一步走到这一步的?

难道这些全都忘记了?

但这一次他是过来求情的,不是过来树敌的。李氏族长深呼吸一口气,说道:

“曼成,伱既然投靠赵王,并且官复原职,显然是深受赵王信任,不如就代表我们李家表达一些抗议,与赵王商量一下,让他收回成命如何?

“我们也不是得寸进尺、贪得无厌之辈,冀州的两税法就不错。我们可以接受两税法,但这个什么摊丁入亩,真的会要了我们老命啊!

“曼成啊,李家数千的子弟,上万的食客,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每日的消耗已是入不敷出、寅吃卯粮。摊丁入亩下来,我们李家必垮!

“也不怕曼成知道,不仅是李家,兖州其他家族,摆得上台面的,全部都在互相联络,想要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向赵王递上话。

“我们对赵王的仁义也是久仰大名,想要与赵王和谐与共,共建美好家园的。但赵王也要给我们这个机会啊。他这是什么?下马威吗?

“行吧,就当是下马威,只要赵王答应退一步,我们各家可以派一个代表俯首称臣。若是好话说尽,赵王还不答应的话,那就休怪我们了!”

闻言,李典冷笑:“怎么?叔父这是先礼后兵吗?”

“不敢!”

李氏族长装作诚惶诚恐的样子,他说道:“但曼成,兔子急了还咬人,赵王若是逼急了!我们也不可能坐以待毙把?!”

“叔父久居兖州,对天下大势怕是不甚了解。对赵王的为人性格,也是所知甚少啊!”

李典摇头嗤笑道:

“你以为只有吾‘言听计从’吗?程昱、满宠、毛玠他们,你回去问问这些家族代表,他们是否赞同反抗,有任何异议?叔父知道原因吗?”

李氏族长皱眉摇头。

李典沉声说道:

“因为赵王当庭说出赋税改革、摊丁入亩的时候,其部下郭嘉等谋臣、赵云等将领,面不改色,坚定不移!

“吾不知道赵王如何劝服他们,但中高层将领谋臣没有异议,那么赵王手下雄兵百万,那些底层士卒,自然更加不会有异议了。

“赵王的势力铁板一块,那么就是无懈可击的!至少不是兖州势力可以抗衡的!否则败走兖州的就不是曹操,而是赵王大军了!

“兖州士族若是顺从赵王的赋税改革还好,若是不顺从,曹操可以屠了徐州,你当赵王不敢下手屠了兖州吗?

“言尽于此,叔父以后不要来见吾了!就此别过吧!来人,送客!”

这时候侍卫过来,李氏族长沉声道:“难道我们李家就等死吗?”

“大王已经给了你们一条活路!”

“什么?!”

李氏族长愣了愣,他怎么不知道“摊丁入亩”赋税改革中,还有一条活路?还有一线生机?

“分家吧!”

李典叹了口气说道。

“曼成,你疯了不成?!”

宗族的力量十分强大,可以将一盘散沙团结起来,发挥出1+1大于2的效果。然后子孙后代开枝散叶,家族的力量就越来越大。

在大汉这个察举制的制度下,这股力量又能向着方方面面渗透,任人唯亲,继而达到一种“近亲繁殖”,世家盘根错节的控制力。

现在李典让他们分家!

确实,分家的话,将地主阶级降至富农,甚至中等偏上的农民级别,这“摊丁入亩”赋税改革,影响可以降至最低。

但问题是,这一分家,宗族的力量就直线下降,团结起来的力量化为一盘散沙。然后给其他势力各个击破,逐渐蚕食。

李家家族将不复存在了!

这不就是变向的“推恩令”吗?!

难道赵王的如意算盘,就是为了分裂他们士族的宗族力量吗?!

“言尽于此,好自为之。”

李典对着侍卫挥了挥手,李氏族长深深望了李典一眼,也没有强留,直接一甩衣袖走人了。

像这种对话,出现在兖州各郡各县不少地方,兖州士族、士族相关人员,都想要通过自身的人脉,向上递上话,表达自己的不满。

他们相信,众志成城,赵王面对这股力量,一定会掂量掂量的!

可惜就如同李氏族长面对李典,要么败兴而归,要么直接吃了一个闭门羹,还有哪些满口答应的,转头就抛之脑后,更甚者直接大义灭亲。

当然也有一些愣头青,没有眼力劲,没有政治觉悟和智慧的,真的为他们家族、或者关系密切的力量向上递话,这些人的仕途也止步于此了!

兖州士族在刘羽的赋税改革、摊丁入亩政策传递下去之后,各显神通,纷纷出手。

他们准备先礼后兵。

世家豪强是有私兵的,称为“部曲”,都是他们私自豢养的家兵、私兵。

纵观汉末三国,诸侯争霸带的实际上都是部曲,就是靠着这些力量滚雪球发展壮大。

譬如李家,李典的从父李乾,在乘氏集合了好几千食客,实际上就是部曲私兵,而后带领众人跟随曹操,在寿张打败黄巾军,又跟随曹操攻打袁术,征讨徐州。

一个李家如此,还有其他家族呢?

若是赵王刘羽执迷不悟,他们就要出兵对抗!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草根:没作弊器只能拼操作了
三国草根:没作弊器只能拼操作了
东汉末年。江山穿越到大宦官蹇硕的义子身上,可他来的真不是时候,他的大靠山蹇硕事败,被砍了脑袋。现如今,大将军何进和宦官们鹬蚌相争,一死一逃,被士族们渔翁得利。江山为了自保,盯上了宦官带着皇帝出逃的良机,磨刀霍霍……“你、你别搂着我~”“再离我远点……”“别放手,呜呜……”江山沾沾自喜,斩获从龙之功,竟然还顺到了一个一副小倒霉样的“宫女”……
半舟
重生七皇子横扫六国
重生七皇子横扫六国
兵器研究院的高材生叶秋,因一场车祸穿越到武朝,重生化身为七皇子武泽天!这里是另外一个历史时空,七国割据乱世,各国常年互相攻伐,百姓苦不堪言!庙堂之上权谋不断,江湖之远亦纷争不休,天下竟没有一寸净土!武泽天临危受命,镇守嘉陵关御敌!随后他决心考察列国,游历江湖,红颜蓝灵儿誓死追随!在游历燕国的路上,他们碰巧发现了可以燃烧的黑色石头,还有在大雨中离奇消失的黄金......这一路,他遵循内心,或行侠道,
南溟七叔
贞观合伙人
贞观合伙人
一个普通的躺平中年李丰,车祸之后发现回到了贞观年间。本想继续过着躺平生活的他,却意外的当了那只改变历史的蝴蝶。一代明君李世民和这个现代人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李丰田:“如果是因为我的出现改变了历史,那么我就要为这段历史负责!”李世民:“如果不知便罢,现在既然已经知晓未来,那么朕就要做一些九死而无悔之事!请先生出山助我!”君臣二人会将历史的车轮推向何方?(无系统无外挂,一个普通人如何撬动历史的车轮呢
种蘑菇的兔叽
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
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
+男人靠征服天下来征服女人,而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天下。谁说女人就不能做皇帝?!大唐李治能把武则天宠成天后,最后自己上位做了皇帝...那他直接就把蔡琰送上皇位,他要开历史先河,他要历史永远记住蔡琰是第一女帝...而他只做女帝背后的男人。再说当皇帝有什么好的,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过一把瘾就行了,剩下的给女人搭建一个平台,让她在那千万人中央,感受那万丈荣光。然后他就开始躺平,没事的时候带带儿子女儿
大泥鱼
帝王之名
帝王之名
百年风雨,百年血泪,乱世权谋。英雄少年,马踏天下,长剑在手,所向无敌!天下枭雄无数,惟我为帝!一个可有可无的皇子,一个风雨飘摇的国家,一步一步踏上至高的权利,联兵百万,山河驰骋。这天下纷纷扰扰,而我不喜纷杂,定要让天下重归平静。我一生孤独,只想在心里留下一点美好。天下皆在剑下,天下诸国早晚是囊中之物。以帝王之名,授万民以太平!(单女主,一生挚爱。)(不是感情文,主角忙着打天下,感情戏较少。)且看一
无尘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