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些改变。虽然交战双方、小战役的爆发,有些都没有出现过。虽然官渡之战中,也没有赵云偷袭兖州腹内。
虽然历史上的官渡之战,并非从青州战役开始,而是直接从官渡方向入手。
等等战役,虽然与原历史有些差异!
但大致走向,其实就是“官渡之战”啊!
易小川根据堪舆图看出——
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扼守险隘!
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兖州陈留郡北侧、西北侧之屏障,从河内郡可从官渡攻入兖州或攻入豫州,属于兵家必争之地。
赵王刘羽若是想要进攻兖州,官渡这一带地理位置,包括延津、白马等渡口,都是直捣黄龙、长驱直入,最直接的战线!
未来若是曹军在白马渡口、延津渡口、或者荥阳一带有失,必将要退守官渡扼守,阻挡赵军南下!
这不就是官渡之战了吗?!
哪怕很多小战役与原历史有些差异,但这不是因为赵王刘羽横空出世,发生的一系列改变吗?!
可是大致军事走向,就是官渡之战啊!
未来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官渡之战是在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爆发。
而现在,是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啊!
原历史中曹操迎奉天子、迁帝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夺下青州,击败徐州刘备,击败宛城张绣,终于勉强将后顾之忧解除大半。
至于江东孙策,倒是一大威胁。
可是郭嘉一句点评——
“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这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未卜先知,都让不少人猜测,其实是曹操暗中派遣刺客推波助澜,避免他与袁绍爆发大战时,孙策北上奇袭,曹军腹背受敌。
但不管如何,原历史中的曹操,在官渡之战时,勉强解除了后顾之忧。
而现在呢?
曹操既没有迎奉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没有夺下青州、徐州、宛城等地。
反倒是兖州四面楚歌,青州有吕布等并州军威胁,徐州刘备威胁,淮南袁术威胁,荆州刘表威胁。南阳宛城的张济,更是与赵王联盟北上。
赵云更是借机撕开一道口子,纵横兖州腹内,扰敌疲兵,以至于让兖州四面楚歌,危机四伏!
这种情况下,官渡之战即将爆发了?!
不仅是提前爆发,还是在曹军毫无准备,危机四伏,四面楚歌的情况下爆发,如何不让易小川这位穿越者震惊!
而只要是穿越者,必定会惊骇不已!
最惊骇的是,他们还是属于曹军势力或联盟!
这是眼睁睁看着自己走投无路,眼睁睁看着自己败亡,估计只要是一位正常心理的穿越者,这种情况下,无力回天,都会想方设法逃离吧?
哪里能像左慈这般,还在协助曹操,还能如此安稳?!这像是一位穿越者的样子吗?!
当然也有可能,左慈并不知道官渡之战的具体时间,或者对此没有什么研究,亦或者……他其实有万全把握,在曹军大败时都能安然离去?!
不过如今左慈是不是穿越者,已经不是重点了。
重点是易小川通过曹军军事布防图、通过曹操如今的局面,根本看不到有任何一丝一毫获胜的可能!
只要爆发官渡之战,曹军必败无疑!
若是大军溃败,兵败如山倒下,想逃也逃不掉了!
这时候,易小川也需要寻找退路了!
“易先生?”曹操再次发问。
袁绍紧皱眉头,也是不解的望向易小川:“易先生是否看出什么问题?不妨直言不讳?”
两方势力,部将谋臣,都将目光望向易小川。
易小川沉声说道:“记得曹将军不久前奇袭黎阳,大败而归?”
“正有此事!”曹操没有任何尴尬,胜败乃兵家常事,战败不是很正常吗?
易小川直接说道:“曹将军有没有想过,敌军会乔装打扮,换上曹军的甲胄武器,跟随着逃兵,潜入关隘之中。譬如白马渡口和延津渡口。”
“此事自然有所防备!”
曹操颔首道:“黎阳大败后,敌军立刻穷追猛打,以至于让我军查验细作的时间都来不及。
“但志才早已命人将逃兵分隔开来,避免他们浑水摸鱼,暂时不会有里应外合的危险!
“其他防线,也可以面前挡住敌军进攻。唯独让赵云深入兖州腹内,最让吾头疼!
“赵云统率的白袍军,乃是骑兵部队,机动性极强,来无影去无踪,袭扰我军后方,运输粮道时常受到威胁。
“吾已经派遣部将追击,但说实话,哪怕追上,也很难挡住赵云。”
曹操手下也是能人辈出,哪怕四面楚歌、危机四伏。依旧在努力严防死守,寻找着破局的机会!
可破局的机会在哪里?!
曹操和袁绍联盟,但此时已经不是互为犄角,而是抱团取暖了。
周围徐州刘备、淮南袁术、荆州刘表、南阳张济,都是强敌威胁,群狼环伺!
根本找不到破局的机会!
易小川还在皱眉沉思的时候,袁绍却立刻说道:“孟德,吾上将颜良,必可擒杀赵云!”
“请明公安心,末将定不辱使命!”颜良请战。
曹操余光一扫,袁绍此言有些夸大其词,颜良哪里是赵云对手。不过观其悍勇无匹的姿态,挡住赵云至少无忧!
而只要可以挡住赵云,那么他们一拥而上,或可围杀赵云。甚至设计,诱杀诱降赵云,未免不可!
毕竟兖州可是他们的地盘啊!
“如此就拜托本初、拜托颜将军了!”
曹操装出大喜姿态,“吾派遣诸将协防,群策群力,众志成城,设计诱敌深入,将赵云瓮中捉鳖了!”
重点是在“设计”上,而不是让颜良单打独斗上。显然曹操也有识人之明,知道“颜良性格促狭,虽然骁勇,但不可以让他独自担任大将。”
这让正想要开口劝说的易小川,将话咽回肚子里,转而说道:“除此之外,想要破局,为今之计,只有从政治方面着手了!譬如陛下!”
此言让袁营众人一震,曹军上下也有些吃惊。曹操和戏志才对视一眼,旋即曹操说道:“不满先生,吾早已暗中出手!”
“喔?!”
易小川倒是有些意外,“不知曹将军如何出手?有何计策?”
曹操也没有隐瞒他们,危急关头,正应该群策群力,说道:
“志才设计,离间陛下与赵王的君臣关系,分裂赵王和刘备的联盟关系,招揽或结盟南阳张济!”
“妙哉!”
易小川双眼一亮,望向戏志才的目光,都耀耀生辉,宛如看到知己似得,这与他不谋而合了,甚至比他构思的还完善。
易小川问道:“招揽张济显然是失败了。不知曹将军如何离间陛下与赵王的君臣关系?如何分裂赵王和刘备的联盟关系?”
“离间陛下与赵王的君臣关系,只需要一首诗,一首赵王写就的大逆不道的诗句!”曹操说完之后,一旁有谋臣立刻奋笔疾书。
袁绍等众人立刻围拢过去,想要看看到底是什么诗句,竟然可以离间陛下和赵王的君臣关系,竟然大逆不道到仅凭一首诗,就可以扳倒赵王?
易小川也在此列,当他看到戏志才写出“沁园春-雪”之后,他愣了愣,懂了!明白了!完全知道了!
易小川嘴角抽搐、心下无语,刘羽抄什么诗不好,竟然抄袭这首伟人诗句。这放在伟人身上,那是豪情万丈。但放在封建王朝中,妥妥的反诗啊!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商汤周武,略输文采;秦皇汉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冒顿单于,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袁绍等人,皆是士族出身,书香门第,文学熏陶,自然不俗!
第一眼看下去后,异口同声的喊出一句“好诗!!好才情!!!”
但第二眼下去后,旋即大惊失色,有些难以置信道:“赵王这是要谋反吗?!竟如此大逆不道!”
“不满本初,吾本想要利用国丈董承,送入宫中让陛下知晓。但一直耽误至今,还没有看到消息,不知道董承是否成功了?还是害怕赵王势力压下来了。”
曹操有些急切的说道:“此诗若是让陛下知道,必对赵王生疑猜忌,离间计可成!”
“何止啊!”
袁绍倒吸一口冷气道:“赵云千里奔袭,从成皋过汜水关、途径洛阳、转而从轩辕关南下。
“这是利用太傅刘虞的力量,为赵云申请的南下讨贼的诏令。讨伐的可是西凉贼子张济。
“然而现在,赵云与张济合军,攻略许县。此事也是大有文章可做啊!”
这让众人双眼一亮。
曹操也是颔首道:“可惜时间紧迫,兖州危机四伏、四面楚歌,不知道是否来得及!”
袁绍沉声说道:“孟德糊涂啊!为何不早一点告知与吾?吾在京师友人众多,可以立刻呈送入宫,何至于走到这一步?!”
曹操大喜过望,旋即拱手道:“那就劳烦本初了!”
“此事简单!”
袁绍等人也有些惊喜,觉得似乎看到了破局的希望。
唯独易小川余光扫向曹操等曹营诸将。
若是早一点知道此事,直接动用袁家力量,可让陛下亲自出手调停战事,离间陛下和赵王的君臣关系,以及和太傅刘虞的君臣关系。
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可曹操直到现在才说出来,隐瞒的这么深?!
难道是故意的?!
也不可能!
曹操和袁绍已经到了唇亡齿寒、兔死狐悲的地步,曹操没有这么愚昧!
这只会让赵王刘羽坐收渔翁之利!
应当是道路交通、战场交战,以至于通信不便导致的!
不过若是此计可成——
一来可离间陛下和赵王的君臣关系,为了避免赵王继续发展壮大,必会遏制赵王继续南下。
二来刘备肯定会站在陛下这一边,如此可分裂刘备和赵王的联盟。甚至分裂荆州刘表与赵王的联盟。
一首诗句,最后竟然引发这种结果,或可成为破局的关键……
这让易小川都有些无力吐槽了,为什么穿越者总喜欢抄诗呢?
像他一样默默守护历史、不改变历史、保证历史的完整性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