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刚要称霸,易小川让我收手

第三十四章 刘羽的名望!民心所向!

刘羽用十年做到这一切!

而今,当收获的时候,百姓们也终于没有让他失望的回馈给他!

平原国百姓们对刘羽的部队高呼“王师”,他们箪食壶浆相应,那就是对刘羽的认可和信任!

这也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目不识丁,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底层百姓,最简单最直接的深情流露!

徐晃这才知道,其实夺下鬲国的最大功臣,不是什么锦衣卫,更不是他们军队。而是他们主公赵王刘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百姓们的真情付出的回报!

徐晃这一刻,终于有些理解刘羽曾说过的那一句话了——

“夫君王者,百姓之君王,百姓者,天下之百姓也;

自古未闻君王能得天下而未能得百姓者。

辟之山峪,君王为巅而百姓为坳;辟之江河,君王为流而百姓为源也;

故百姓为一国之根本,君王如花树之茂石,源不深不可望流之远,坳不固难以求山之峻!

然君之视民如手足,则民视君如腹心;君之视民如土芥,则民视君如寇仇!

故孟夫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自古以来之真理也。”

“君之视民如手足,则民视君如腹心;君之视民如土芥,则民视君如寇仇!主公实乃仁君表率!”徐晃感叹不已。

据说此次鬲国中有某个豪族是偏向袁绍的,毕竟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此豪族想要迎袁军入鬲国,都已经联手县令,准备派遣使者传递信息了。

但在锦衣卫的带领之下,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们,直接将官府都烧掉了,县令的尸体都化成灰飞了。

这就是大势所趋,这就是人心所向!

徐晃调查清扫一遍鬲国之后,只是留下近千士卒,一名司马拱卫保护,就放心的离去了。

什么叫民心所向,这就是民心所向!

百姓们的热情也反馈到众将士身上,徐晃部下的将士觉得自己是正义之师,那荣誉感和正义感爆棚,整个军队的军心士气都得到极大的提升。

在这种士气如虹的情况下,徐晃决定趁胜追击,将平原国九县全部收入赵王的掌控之中,为主公夺下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将渤海郡完全包围起来。

平原国毕竟有九县,分处四面八方,虽然有锦衣卫协助,但徐晃也需要为众将士负责,也需要深思熟虑和小心谨慎,稳扎稳打,因此接管的速度并不快。

为了避免敌军有机可乘,也为了继续瓦解平原国其他县城的军心士气,徐晃设计散布谣言,说他们在数日就夺下平原国九县。

这也是一种心理战术!

同时这种谣言,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可以迷惑敌军的情报侦察和判断,给己方创造机会!

靠着种种安排和内应,徐晃顺利的接管了平原国九县之八。这其中自然也不是全部都箪食壶浆、喜迎王师,也有一些反抗者。

可徐晃毕竟是未来的五子良将之一,虽然还没有完全成长,但行军作战、统帅指挥,已经有未来威震天下“西汉名将周亚夫之风”的势头了!

靠着锦衣卫在城中内应,他或使用围三缺一,迫使城中守军无心恋战,仓皇逃窜,继而埋伏陷阱,趁胜追击。他或是围而不攻,在城中散布谣言,瓦解军心士气,逼降敌军。

徐晃连战连胜,攻城掠寨,终于夺下平原国九县之八,最后也终于率军来到了平原国最后一县乐陵县。

此县正好处于平原国和渤海郡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对于两郡都极其重要。此时渤海郡袁绍的南侧守军,吕旷和吕翔兄弟俩,正在率军攻打乐陵。

徐晃已经夺下九县之八,而吕旷和吕翔还在乐陵县僵持不下,毫无建树。这并不是说两将昏庸无能,也不是说两将愚昧无知,不知道绕道而行。

纵观古代战争,进攻方攻城掠寨时,阻挡在前方的防守城池攻不下来的时候,进攻方哪怕僵持在这里,也不会绕道进攻下一座城池。

因为有被截断粮道,包抄后路的风险!

吕旷和吕翔两将的主要敌人,可不是平原国守军,而是另一侧的庞然大物,冀州赵王刘羽的军队!

他们攻打乐陵县的时候,还需要防备赵王军队的夹击。这才给人一种久攻不下的错觉。

其实两将的表现已经很稳妥很不错了!

不过说实话,乐陵县可以坚持到这一步,背水一战,誓死不降吕旷兄弟俩代表的袁绍军的原因,其实同样是刘羽在暗中的布局,或者说将事实昭告天下!

——曹操为父报仇,发兵徐州,陶谦连战连败。但曹操攻城掠寨后,不思治理,安抚百姓,竟举起屠刀,血屠徐州百姓泄愤,以至于泗水为之不流!

曹操可是袁绍的盟友啊!

刘羽利用报纸引导舆论,一边指责袁绍担心曹操反客为主、脱离掌控,利用‘曹嵩之死’挑动曹操和陶谦死斗,坐收渔翁之利。以此离间袁绍曹操军心!

一边又指责曹操屠杀徐州,惨无人道,丧心病狂,身为曹操盟友的袁绍不知阻止劝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袁绍也不是什么好人!以此脏污袁绍名望!

这两种说法,若是智谋之士肯定可以看出来矛盾,袁绍可没有精神分裂,也不会打击自己的盟友助涨敌人气焰,就算有这种不满,也会隐而不发。

但百姓们不知道啊!

乐陵县的百姓们听着徐州百姓的惨状,光是‘泗水为之不流’这六个字,就足以让人脊背发凉、毛骨悚然,生怕步了后尘,自然是拼死抵挡了!

就算城中有豪族、县令劝说,但百姓们可不管那些,冷静的时候或许还会思考,但群情激奋,群情汹涌,并且还有外敌在前,患得患失,担惊受怕的时候,哪有心情思考。

再加上还有锦衣卫细作间谍蛊惑,散步谣言的同时,还在宣扬着赵王刘羽的仁义之师即将到来,拯救乐陵百姓于水火之中,这就让百姓们更加众志成城,背水一战了。

虽然乐陵县靠近渤海郡,但他们更加认可赵王刘羽。这就是名望的重要性!

袁绍汝南袁氏出身,四世三公的家世背景,从小衣食无忧,锦衣玉食的生活,就让他不可能会在意底层百姓,会考虑到底层百姓的思想生活,会站在底层百姓考虑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脱离群众!

这久而久之流露出来的尊卑贵贱,流露出来对黔首百姓的不在意,自然会反馈到百姓们的身上。他们或许没说,或许说了也没用,或许做了还会被镇压。

但是,只要找到机会,百姓们就会揭竿而起,将这些不作为的贪官污吏,将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统治者,将他们视作数字和畜牧的势力,给掀翻了!

若是其中有人蛊惑人心,引导节奏,百姓们无疑会走向对立面,去硬撼袁绍的军队,哪怕必死无疑,他们也要背水一战,避免被屠城的噩耗!

种种原因,以至于吕旷和吕翔率军两万,攻打小小的乐陵县,竟然久攻不下。等到看起来要攻破的时候,徐晃率军而至了!

当斥候将徐晃率军到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吕旷和吕翔两将商议无果,陷入犹豫之中,到底是迎战?还是后撤?

迎战的话,他们对乐陵县久攻不下,此时军心士气低落,将士身心疲惫,冒然迎战恐会被敌人趁虚而入。

可后撤的话,他们没有攻下乐陵县本就是极大打击,军心士气跌落谷底。此时还有敌军驰援,更是雪上加霜的打击。

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士气低落下去想要重振旗鼓,那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北宋我成了红颜祸水
穿越北宋我成了红颜祸水
主角从网上意外获得一套修炼功法,不想修炼时系统错误,将主角误投在一个,即将成为北宋太子妾室的女人身上...主角若想修复系统,重新变回男人,就得不断吸收别人的怨气...
北疯不冷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穿越][不圣母][杀伐果断][权谋烧脑][开疆扩土]主角:朱佑极穿越成大明战神的孙子,明宪宗的皇长子,母亲是万贵妃,天胡开局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猪骑朕,牛不牛众大臣,女真,日本,蒙古,朝鲜,世界各省………………众人:陛下真乃大明第二战神也!作者不会断更,但工作忙,希望大家支持,欢迎评论指正,有错必改,谢谢
皇爷
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
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
赵栎阳燕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被撞身亡。穿越到乘国。作为一个穿越者,赵栎阳发誓不虚人间再走一回。科举做官,踏入朝堂之中。立军功,喷君父,斗奸佞。为官敢为天下先。纵然被褫夺功名,削职为民。亦是无怨无悔。
落雪长安
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
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
陆宁意外获得穿越戒指。回到大明初年与朱元璋成为挚友。朱元璋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子孙过得不好,大明无法长存。“你给子孙花了那么多钱,大明存在了那么多年,你要是实在想知道,我可以带你去看看。”于是乎,陆宁用穿越戒指带着朱元璋开启时空旅行,领略大明风华。“什么?咱的标儿没了?”“该死的东西,竟敢抢咱允炆皇孙的江山,看咱不扒了他的皮!”“嗯,仁宣之治,高炽、瞻基,这父子还算不错。”“那个叫朱祁镇的给咱吊起来
念辰
大唐虎贲
大唐虎贲
在隋末动乱之际,一位少年虎贲横空出世。他就是罗士信,演义小说中罗成的历史原型。十四岁从军,单骑于敌阵前挑战,无人敢应。隋炀帝闻其名,令画师画下他战场上的相貌来观看。他重情重义,骁勇彪悍,征战沙场仅有六年,却身经百战,勇名赫赫。唐讨刘黑闼战中,罗士信以区区两百人,于残败的洺水小城挡刘黑闼上万兵马强攻,苦战八昼夜,力尽被擒,年仅二十,英勇就义。秦王李世民大感悲痛,追谥一个“勇”字。一个现代人,因意外回
无言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