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弹劾风波
晴雯欢喜道:“少爷,你还会看这个?”说着,就伸出了小手。
贾琪一手握住,一本正经的说道:“龙虎山的张真人曾经传过本少爷道家秘法。”
“少爷真利害。”
“那是。”
“那少爷,你看这么久了,看出什么来了?”
“真软。”
“......”
且不说这混帐在家里尽情占着小丫头的便宜。朝会上,却为他的事情吵作了一团。数十位官员居然联名弹劾他。
大理寺少卿洪涛在殿上慷慨陈词:“皇上,这贾琪,在兵马司指挥使任上,为非作歹,敲诈商户,欧打百姓,藐视皇亲,劣迹斑斑,实难详述。还请皇上革他官职,捉拿问罪。”
一时间,翰林院,兵部,鸿胪寺等众多官员齐齐出班,异口同声的举例贾琪共三十条罪名,真是罄竹难书。
鸿胪寺卿徐向远声泪俱下,奏道:“皇上,此僚不除,我大楚暗无天日啊。”
隆泰帝看着下面一片喊打喊杀,与忠顺王对视一眼,二人都是无奈:“真想把那个混帐叫到殿上来,让他自己看看。当官都当成这样了,看他以后还得瑟个什么劲。”
却不想督察院御使张文远这时出班反驳道:“徐大人此言差矣,据本官所知,那贾琪虽因年幼,行事莽撞了一些,倒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这暗无天日一说,是从何说起?”
洪涛道:“张大人,你可以问问满朝文武,有多少人认为贾琪是个好官的?这是非黑白一目了然啊。”
这话一出,朝上大部分的官员都纷纷应和,点头赞同。
可张文远倒也不慌,淡淡的说道:“洪大人,这贾琪是不是个好官,只问官员有失偏颇,不如咱们去东城,随便找来几十个百姓问问,听听他们如何说法。”
“......”
刚才兴奋的官员此时或是抬头看着天花板,或是低头沉思难题,都不出声了。
安宁郡王道:“皇上,那贾琪无视我安宁郡王府,不把我皇子皇孙放在眼里,这总是事实吧。如果这都不治他罪,那我皇室威严何在?”
隆泰帝淡淡的问道:“张爱卿,伱怎么看?”
张文远依然从容回道:“皇上,那件事的来龙去脉大家都清楚,不是贾琪无视皇室,而且安宁郡王府的姻亲恶意羞辱荣国公嫡孙。这事处理不好,对边疆军士影响甚大。请皇上三思。”
这时,户部尚书施世纶居然也出人意料的出班上奏。
只听他道:“皇上,荣宁二国公,战功卓着,边疆将领五成以上都曾是贾家旧部,现在安宁郡王府的一个姻亲都居然敢恶意羞辱荣国公嫡孙,此事处理不好,影响甚大。
再者,贾琪为人坦荡,于我大楚有大功,也不曾做过什么伤天害民之事,在民间声誉甚好。只因其年轻,行事有些操切,最多算是有过但绝没有罪,还请皇上定夺。”
他这一加入为贾琪辩护,至使风向有所改变,一些还没来的及说话的官员都闭口不言,坐壁上观,就等皇帝裁决。
隆泰帝看到没有人再出声发言,说话:“贾琪虽行事有理,但手段过激,撤去东城兵马司指挥使一职。行事刚直,不懂变通,看来还要在地方多多磨练才行,品级降为正七品,离京任职。”
“吾皇圣明。”朝中一片歌功颂德。
安宁郡王尤其得意,因为此事就是他在暗中窜联主导。昨天他的小妾在他面前声泪俱下,要为她弟弟报仇,他是连番保证要给贾琪点颜色看看。这下总算可以回家向美人交待了。
施世纶站出来时让众多官员都吓了一跳,以为事情要反转,没想到皇帝依然如此中正。朝中大部份官员见能清此毒害,皆是满心欢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