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宋衡换上官服,嘱咐芝兰照顾好沈清清,骑上马便走了。
金銮殿内。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沈栋突然从人群中走出,躬身道,“臣有事禀奏!”
赵源仁看了他一眼道,“沈爱卿请讲。”
沈栋站直了身子,深吸一口气,“陛下,臣要参皇后娘娘,先祖曾定,后宫不得干政,可皇后娘娘却干涉大理寺的事情,请陛下定夺!”
殿内顿时变得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赵铭站在一旁冷冷盯着沈栋,却并未说些什么,他明白,此时他越是开口,父皇就会更加怀疑。
赵源仁慢慢坐直了身子,鹰隼般锐利的眼神上下扫了他几眼,眼里满是探究之意,似漫不经心道,“沈爱卿说话可要负责,你可知污蔑一国之母是何罪名?”
沈栋心里一颤,他熟读律法,当然知晓,他躬下身子拱手道,“若是臣有一句谎言,愿以死谢罪!”
赵源仁直接站起身,冷冷扫过朝中大臣,最后视线落在赵铭脸上,“若是朕查出皇后是无辜的,你便自行去大理寺领罪吧!”
下面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宋衡却突然站了出来,众人的视线一瞬间移到他脸上,只见他从容不迫的走到沈栋身边,躬身一礼道,“陛下,臣幼时曾见过几次皇后娘娘,不认为她会做出此等事,还望陛下明鉴!”
赵珏斜了一眼宋衡,眼里闪过一抹狠戾。
这是皇后一脉纷纷跪下,“求陛下明鉴!”
赵源仁坐回龙椅上,定定的看着宋衡,若是今日无一人替皇后说话,可见临王的人有多少,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做到他这个位置,最不想看到的便是兄弟相残,无论皇后是否参政,此时他都要维护住她的脸面。
“既如此,刘逸平。”
刘逸平脸色平静的从人群中走出,拱手道,“臣在。”
赵源仁眼神凌厉的盯着他,“朕命你即可去查此事,不得有误!”
“臣遵旨!”
赵源仁扫了一眼赵珏,冷哼一声甩袖而去。
“退朝!!”
众人纷纷朝外走去,宋衡听到有人叫他,回过头望去,是赵铭。
“此次多谢宋大人仗义执言,本王记下了!”
宋衡和他对视一眼,淡然道,“臣幼时受皇后娘娘照顾颇多,只是说了实话而已,安王无需在意。”
赵铭没说什么,只是深深看了一眼宋衡,点点头走了。
赵珏站在人群后,注视着这一幕,觉得是他多心了,这两人肯定不会再有联系。
当初宋衡的妹妹出事之后,查到凶手是大皇子赵哲的人,等众人赶到之时,赵哲已经服毒自尽了,不过却留下了一张难人寻味的纸条。
具体写了什么,只有赵源仁和宋衡知晓,不过从此之后,宋衡一蹶不振,和赵铭没了来往。
原本要封赵铭为太子的传言,也渐渐不了了之。
只有赵珏知道,那并不是传言,当时赵源仁确实想要立赵铭为太子,却因为赵哲的死,从此不再提及此事,就连皇后魏氏,开始潜心吃斋念佛,不再出门。
所有人都觉得,赵哲的死皇后和有关,不过赵源仁一直没发话,自然没人再提及此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