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这是什么日子?
就在刘青打电话给吴元庆的时候,种花化学会同样在经历着一场激烈的讨论。
“我认为,最后一个获奖名额还是给陈青侠合适。”
一间能够容纳数十人的多功能会议室内,坐了大概有十几个人,只见一位头发稀疏的老者扶了扶身前的麦克风,发言道。
“众所周知,烷基胺是医药分子、有机材料和高价值精细化学品中普遍存在的骨架结构,如何高效合成烷基胺是有机合成中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陈青侠开发出的区域发散型合成策略,可以通过改变最小的反应参数得到多种类型产物,是最为高效和绿色的合成策略。”
“他的课题组还发展了催化剂调控的非活化烯烃的远端区域发散型氢烷基化反应。通过改变催化剂、溶剂等参数,从单一的烯烃出发,可以分别得到a/B支链、直链烷基胺以及手性B-支链烷基胺。该研究成果以Orthogonal Access to Branched/Linear Aliphatic Amines by Catalyst-Tuned Regiodivergent Hydroalkylations为题发表在了Angewandte Chemie,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因此,我认为还是陈青侠更加合适。”
“老黄,我还是认为周胜利更合适一些。”老者的身旁,同样一位带着眼镜的老者却不甚赞同。
“手性C(sp3)-C(sp3)键是一类重要的骨架,其在医药生物分子、天然产物以及功能材料分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高效构建手性C(sp3)-C(sp3)键仍然是化学界的一项重大挑战。”
“周胜利发展了镍氢催化的非活化烯烃与烷基卤化物的不对称氢烷基化。通过远端弱导向基团的协助,高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在酰胺位构建手性C(sp3)-C(sp3)键。”
“该研究成果以Regio- and Enantioselective Hydrocarbofunctionalizations of Unactivated Olefins Enabled by Nickel Catalysis: Reaction Development and Mechanistic Insights为题发表在了ACS Catalysis上,同样影响深远。”
“因此,我支持周胜利!”
“老黄和老李的推荐我都不敢苟同!”前面的人话音刚落,又有一位资深评选人站了出来,否定道,“陈青侠和周胜利的成果固然影响深远,但是张青松的成果显然更适合这个奖励。”
“我们都知道,含有手性a-支链烷基胺骨架的手性二胺广泛存在于手性配体、天然产物以及药物分子中,如何高效构建手性a-支链烷基胺骨架更是一项挑战且有意义的工作。”
“张青松课题组发展了镍氢催化的非活化烯烃与羟胺酯的不对称氢胺化反应。通过在远端引入弱导向基团,实现非活化烯烃的近端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控制,得到系列对映体富集的手性1,n-二胺。”
“该研究成果以Access to Enantioenriched 1,n-Diamines via Ni-Catalyzed Hydroamination of Unactivated Alkenes with Weakly Coordinating Groups为题发表在了ACS Catalysis。”
“鉴于在丰产金属催化饱和碳中心构建领域的系统性工作,近期张青松还受邀在Chem Catalysis上以Asymmetric Alkyl-Alkyl Cross-Coupling Enabled by Earth-Abundant Metal-Catalyzed Hydroalkylations of Olefins为题发表了前瞻性论文Invited Perspective。”
“该论文被引用次数多达670余次,单篇最高他引甚至高达21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也有2篇!成绩出类拔萃,远超周胜利和陈青侠,因此,最后一个获奖名额,我觉得还是张青松更合适。”
“我支持陈青侠!”
“我支持张青松!”
“我支持周胜利!”
“……”
一时间,会议室内争吵纷纷,都为了最后一个名额的归属问题。
倒是坐在主席台上的负责人稳坐钓鱼台,淡淡地看着他们争吵。
吵着吵着,会议室内就逐渐安静下来。
这时候,李明启才不慌不忙地敲了敲桌面,高声道:
“好了各位,你们要么支持陈青侠,要么周胜利,更有人支持张青松,再没有其他人能够入你们的眼了。不过嘛,我这边倒是还有一个推荐人进来,大家也不妨先听听。”
在场诸人听到李明启竟然也有推荐人,纷纷竖起了耳朵,脸上露出好奇的神色。
按理来说,作为青化奖的评审,谁都有资格推荐入选人。
然而,一直以来,为了评选公正也好,或者为了避嫌也罢,李启明从来不会自己推荐任何人参加评选,万万没想到,就在即将结束的时候,这一次,李明启竟然破天荒地不避嫌了,众人又岂能不好奇?
到底是谁啊,竟然有这么大的面子,能够说动这位?
“咳咳~”
只听李明启清了清嗓子,面对同事们审视的目光,他半点儿也不怵,大大方方道:
“我推荐的这个人,相信大家伙儿都有所耳闻,他就是最近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刘青,刘教授!”
“刘青?哪个刘青?”
“合成大米和石墨烯的那个!”
“原来是他啊!李主任怎么会推荐他?”
“如果是他的话,倒是能够竞争这份奖励……”
众人议论纷纷。
倒不是觉得刘青不配获得青化奖。
说实话,刘青研究出来的合成主粮技术,虽然看起来应用前景不高,但是在技术层面上,绝对很有科技含量,再加上刘青的年纪也才21岁,绝对符合青化奖的参选条件。
只不过青化奖的评选也是有程序要求的,要有人推荐才能获得评选资格。
刘青的年纪才21岁,确实年轻有为,可坏也坏在了年轻有为上!
因为实在是太年轻,在行业里积累的人脉不够,自身的消息也很闭塞,因此在评选奖项的时候,既不知道有这些奖项,也没有长辈熟人给他做推荐……
这样的人,在科研界有很多,往往是在摸爬滚打了很多年以后,才会懂得这里面的道理。
没办法,这个社会就是人情社会,我的朋友本来就有参选的实力,再加上又和你不熟,凭什么不推荐我的朋友,反而要推荐伱呢?
刘青确实有实力获得青化奖,但那也应该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他们万万没想到,李主任竟然会提名刘青!
他们两应该没有交集啊!
李启明也确实和刘青不熟,但是谁让谭一伟熟呢?
而他和谭一伟,却是老朋友了,老朋友亲自上门推荐,他又岂能不帮这个忙?
至于谭一伟为何要推荐刘青……
都是化大的,再加上刘青还帮谭一伟从那位手里拿到了不少好处,谭一伟自然要投桃报李了。
“诸位,刘青取得的成就就不用我多说了吧!”李启明敲了敲桌子,示意大家安静下来,“青化奖本就有10个名额,要是这一届的没有刘青,咱们评审委员会恐怕会引来不小的非议。”
“我也不怕被人说闲话,作为评委会的负责人,我本身就有这个义务来维护咱们青化奖的权威。因此,我亲自来当这个推荐人!”
“大家投票吧!”
话都说到这里了,在场的人哪里还不明白这里面的意思,几乎全都投给了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