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必须死
项隆知晓,若是章邯投降于楚,那么距离老爹攻灭大秦王朝,又向前前进了一步。
而且,是前进了一大步。
不过此刻,项隆脑海中又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疑惑来。
章邯会这么容易就投降?并接受老爹的改编?
在历史上,老爹收编章邯,可是充满了曲折。
虽然,现今章邯被秦二世、赵高不信任,还与各路诸侯联军对峙,但毕竟他手里还握有20万大军。
而作为楚霸王的老爹手中,只有六万余人。
这20万大军,就是章邯手里的巨大筹码。
章邯会不会用这个筹码,给自己博取更大的收益呢?
答案是肯定的。
史记中记载,章邯收到陈余的劝降信后,便想要投降项羽,然而奇怪的是,项羽没答应,反而两次击破秦军。
项羽为什么不答应,为什么要两次击破秦军?
可能有两个原因:
其一,项羽非常仇视秦军,自己的叔父项梁就是死在章邯手上,并且自信可以全面消灭章邯的秦军,因此不接受投降;
其二,章邯的投降是有条件的,双方没谈拢。
项羽只有大约6万军队,而章邯有20万,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项羽虽仇视秦军,但也无力全部消灭这股秦军;
而且就算可以全部消灭,投降不成的秦军做困兽之斗,肯定也会带给项羽巨大的损失。
项羽虽年轻,但并不天真,因此第一种可能性非常小。
如此,便只剩第二种可能性,没谈拢。
如果是这样,那么接下来项羽进攻的目的就很明确了:
——压低章邯的要价。
果不其然,项羽在两次进攻之后,就接受了章邯的投降。
章邯的价码是什么?
章邯投降后,项羽立马为章邯封王,并让长史司马欣为上将军,仍旧率领原来的秦军作为楚军的向导。
要知道,此时连项羽也不过是诸侯上将军,都还不是王。
而分封十八路诸侯,还在项羽入关之后,也就是说章邯是项羽封的第一个王。
而第一次没有谈成,可见,章邯的投降要价并不低。
乃至于这段记载普遍用的“约”和“盟”,甚至没有用“降”。
从《史记》的描述看,司马迁认为章邯并不是“投降”项羽,而是有条件的接受项羽的领导。
这时,项羽微笑地看向了爱子,目光中充满了慈祥、骄傲和自豪。
这一切,都跟隆儿所预料的一模一样。
项羽对于隆儿的神机妙算与智慧,极为佩服。
这时,张良站出来道:“霸王,章邯提出了什么条件?”
众人亦是好奇不已。
项羽开口道:
“这章邯,提出的要求,非常高。
他要求,继续让他统领二十万秦军编制,与我们只是形成盟友关系。
还有我册封他为王……”
项羽说出这些话时,似乎并没有任何不高兴。
是的,这一切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熟读《太公兵法》,并且不断受到儿子项隆的熏陶,项羽的治政智慧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远超当下诸多人。
项隆心道:果然如此!
即便老爹获得了巨鹿之战大胜,但想要收编章邯的秦军,并不容易。
章邯还是自视甚高的!
众人听闻楚霸王之言,脸上的喜悦之色也都大为减少。
“章邯小子,还真是会坐地起价啊。”英布忍不住讥讽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