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轮回:我能预知剧情

第四十章 我与毒赌不共戴天

“后面樱花组逐渐成长才摆脱他们的影响,但是这么长时间的扶持难免出现不少探子。”

“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消息一出,美洲区那边的人又不好下手,于是把这个消息全部透露出来。”

“你说跟樱花组有仇的组织能不下手吧,他们可不会看着一个大佬级的人物诞生。”

“原来如此。”xn

“那可是S级轮回者呀,说不定他们随便一个结算宝箱里就可以开出几万轮回点,哪像我。”

“唉,我宝箱最好的才得了一个C评价,就开出来一个c级成就,可怜死我了。”

“你还好你不知道,像我简直……”

听完这群酒鬼诉苦之后林恩回到了房间。

这点酒对他这种体质的人来说也没什么影响,不过经过多日打听他也算是打听到一个消息价值比较高的消息。

樱花组居然出现了一个s级游戏者。

不过众人常说的S级游戏者并非S级权限,毕竟有S级权限的人已经不怕暴露了。

所以这个S级游戏者指的是获得过一次S级评价的游戏者。

即便如此也很夸张了,林恩拥有着万花筒写轮眼这种级别的能力才在美国队长一这种凡人世界观中拿到S级评价。

可想而知S级评价的难度。

像这种人一旦暴露出来人人都招揽,招揽不成想杀他的也不在少数。

和樱花组有仇的组织更是不少,连樱花组这样的大组织都有些保不下来获得s级评价的游戏者,更别提林恩独狼一人了。

除非他愿意加入一个组织,可是任何一个组织对成员都提供了帮助,但也要求忠诚,有诸多的束缚。

林恩的秘密这么多他怎么敢随便加入?

罢了,不去再想这些,明天就该到他最后一次新人任务了。

……

时间一到,空间的提醒瞬间到来。

【剧情任务将在15分钟之后开启,请游戏者做好准备】

【此次任务为新手第三关,此次剧情模式为生存模式】

【剧情简介:世界在黑气与正气间不断的流转保持着平衡,两大阵营在……】

看着空间给的简介林恩瞬间判断出来这个世界应该就是成龙历险记。

成龙历险记里面的好东西不少,而且敌人也很强势是刷能力和点数的好地方。

缺点就是哪里的能力大多和林恩能力并不匹配,林恩走的是一言不合就开大招的模式。

这种攻击手段非常符合他自身,因为林恩毕竟来轮回塔的时间还短战斗经验不足,跟人近身作战会被吊打的。

而经验这玩意儿又不能凭空获得,只能在和敌人对抗中慢慢获取。

而大招流可以很好的弥补经验缺失,无脑放大就完了。

技巧再好也是花里胡哨,一个蓄意轰拳过去林恩表示还好我技高一筹。

至于生存任务则限定了停留在那里的时间,有可能需要暴力开发《成龙历险记》世界的资源。

此刻,林恩心中倒是闪过了诸多念头,就是不知道任务是什么。

倒计时很快结束,林恩眼前一黑出现在流光空间中,这一次只有他一人在这里。

【此次任务模式为生存模式,你可以选择以下十个人中任意其一选择代替或者自己进入】

【主线任务,逃脱追杀0/3(游戏者逃过三次追杀后可以返回轮回塔,追杀将会继续)】

【此次任务后将会立刻脱离新手期】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