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外星人

第2章 风暴文明

“这些跟解密都没关系吧?”

本以为颜安只是在加密解密上有令人称奇的天赋,可现在他才知道,颜安的天赋可能不在于密码学上,而是但凡跟算法沾边的他都能搞定。

他最近又再看材料学、化学方面相关的书籍,哪天他忽然告诉自己弄出来了一种新型材料,高胜寒觉得自己多半也不会觉得意外了。

这是他能干得出来的事。

“听名字你也该知道这跟密码没关系吧。我早就说过了,对解密真的一点兴趣都没有,怎么你就不愿意相信我呢。”

颜安说着,一边对云平台进行了检查,除了这两个方面需要进行改动外,还需要定制一批子平台U盾。

对终端设备插上U盾后自行配置子平台,任何设备唯有在物理层面满足条件才能接上母平台,极大的满足的平台的隐秘性需求,减少了暴露的风险,使连接变得可靠且稳定下来。

高胜寒牵强的扯动嘴角笑了笑,他这不是有些接受不了这惊喜嘛,总感觉用不了多久五六所就满不了他了,迟早有一天这家伙会发展成全科达人。

“那这段电磁波怎么办?什么时候开始解析,因为信号太突然了,很可能是外星文明,所以上面想要尽快知道它究竟是什么。

如果是地外文明,那这段电磁波散播的是什么信息。”

收到这段电磁波的单位有十几家,同时对此表现出极高的兴趣,正在努力解析中。

令他感到费解的是为什么一直向往星空的颜安,对这件事所表现出来的却是不感兴趣,甚至他都感觉不到一丝情绪上的波动。

难道他对此就没有一点好奇吗?哪怕是高胜寒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有些好奇与神往的。

相较之下颜安的反应就像是在叶公好龙,能与外星人接触的机会摆在眼前也对此无动于衷。

“我会处理的,你们等结果就好了。”

颜安挥挥手让他离开,随后将截获到的电磁波信号段传输给了BT。

“分析一下波长、频率……与数据库中所有可能符合的情况进行匹配。”

如果这不是脉冲星发出的信号,那解析的唯一办法就是与BT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对比,找到符合情况的一项。

否则的话他也不可能完成破译。

一个未知文明发出的讯息,除非如碧穹星人YY的那样真的采用碧穹星上的语言文字体系,不然就是无解的。

就像不会英文的朱赤人听不懂兼摄邦国人的家乡话一样。

大约过了半小时,BT方才给出回应,在他的数据库中匹配出种相似记录,其中有5117种来自于同一文明,剩下的相似记录则是零零散散的,即便有共同记录也不过上百条。

“这是什么文明?”颜安困惑。

铭星发展了这么久,向外探索了不知多少年,与碧穹星这种堪堪才能上卫星的文明截然不同。

在铭星向外探索的历程中,先后发现了数十个不同的文明,这些文明大多像碧穹星一样落后,少部分则与铭星相当。

到目前为止,才有一个文明曾强过铭星,但后来也覆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