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外星人

第29章 预定新星提名奖

“奥兰多,我们已经决定要将他的论文刊登在COMPUTING SURVEYS上了,就在十二月份的期刊上。

相信你在朱赤的这些年也没有遗忘掉对学术论文的阅读能力,如果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先去阅读他的论文然后再向我们提出意见。

当然,如果你还保持有对这个领域一丝敏感的嗅觉的话,就会明白这个奖项给他完全合理。”

“可是朱赤的人实在太多了,今年有好些人有重大成果,他们的年龄也很大了,如果不把奖给他们而给一个学生的话,我担心……”

来朱赤这么多年了,奥兰多对这里论资排辈的规矩是有一定了解的,即便他不用遵从这套规矩,也得考虑其他人会不会这么想,如果再引发这次一样的投诉,那事情处理起来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到那时奖项颁发出去,得罪的是朱赤的业内人士,是在这个领域已经有建树有声望的人,和学生完全不一样,他们生气起来造成的后果很严重,搞不好他这个职位就别想坐了。

“那不是你应该考虑的,如果有人想要靠年龄来拿奖,那只能证明他这么多年的研究比不上别人,他应该为此感到羞愧而不是愤怒。

新星奖是一个给年轻学者的奖,我们要找的是这个领域里的年轻天才,而不是一个中年的研究员。”

奥兰多没话说了,如果总部觉得这位学生的论文如此优秀的话,那他等着期刊出来就好,相信总部认可的论文,在朱赤也能得到广泛的认可,到那时再提出颁奖,应该不会引发大范围的投诉。

他接下来的工作,是要让理事会对外做出回应,肯定南都赛区双冠军没有问题不存在内幕。

再给外星人队的每个成员发个专业会员plus2的权益,可以免费获取ACM出版的四类期刊电子版以及他们的上百种书籍和在线课程。

虽然比起新星提名奖来说这只能算是小恩小惠,但从另一方面讲也算是提前示好。

相关的工作安排下去,当天傍晚ACM朱赤理事会就在网上做出了公开回应。

尽管事情过了七天,但在网友们的激烈讨论,以及吴举人的有意推动下,这件事仍保持着一定的热度,在热搜榜上能挂个第五第六的位置。

以往类似的事情都有人在背后努力消除影响降低热度,但这次南都大学的努力起不到作用,有另一伙人在维持着此事的热度。

这七天中南都大学几乎都要被冲烂了,无论他们如何回应如何宣传,就是没人相信,就连为他们说话的人都要被声讨。

吴举人隔三差五就要长篇大论一番,对着南都大学笔伐口诛,顺带不忘抨击一番教育界,以显自己立意高深。

这种情况在巡视组介入调查后变得更糟糕了,也不知是谁编排的消息,当天晚上就在疯传南都大学涉事老师被抓,搞得巡视组不得不公开调查进度。

可就是这一举动,给南都大学打上个“嫌疑犯”的标签,尽管真相还未被调查清楚,但有这标签就足以让人相信在背后是有黑幕的,无需强而有力的证据,仅是推测就能将这“嫌疑”坐实为确有其事。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下)
战争与和平(下)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