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摆烂了,老爹是胡惟庸

第一百零四章 开花结果

珊瑚釉盖碗可谓是上品中的上品,汝窑这样的名窑烧制出来一批都很难,一般都是当做贡品。

也就左丞相胡惟庸这样的权贵能够用得起,一般的官员家里,再是地方的大乡绅,有万亩良田依旧是用不起珊瑚釉盖碗。

南雄侯这一脚,直接摔碎了三四只珊瑚釉盖碗。

等到南雄侯发了一通脾气,胡惟庸和几名侯爷从后堂走了出来。

胡惟庸明白南雄侯过来的目的,胡党已经失去了临江侯,不想再失去一位淮西侯爷了。

胡惟庸严肃的老脸上,多了几分诚恳:“这一次确实是犬子的不对,不过不用担心,要不了几年就能把你全家从宁夏卫调回来。”

问罪南雄侯全家的圣旨,不仅仅是罢免了南雄侯的世袭罔替,还把他全族上下发配到了西北边疆的宁夏卫。

那可是比辽东还要偏远的苦寒之地,从此就要离开金陵的烟花之地,换了是谁都会暴跳如雷。

南雄侯全族上下,全都是恨死了胡汉山,就是因为他不顾同乡之谊,这才导致南雄侯全族上下沦落到这步田地。

南雄侯在左丞相官邸的正堂厅阁里,又摔又砸,非但没有消除心里的火气,对待胡惟庸的态度变得冷淡了很多:“这件事怎么能怪你家长子。”

“他只不过是没有参与囤积居奇罢了,还尽忠职守的赈济灾民,当然会讨得陛下的欢心。”

“赵庆元想要笼络地方上的官僚乡绅,默认了地方官僚乡绅通过这一次的旱灾进行囤积居奇,侵吞了老百姓的田地。”

南雄侯这番话说的没错,但如果不是胡汉山强行要走了一半的赈灾粮食,宁国府的官僚乡绅也不至于那么着急的去囤积居奇。

这么些年来,囤积居奇的官员多了去了,全都是潜移默化的慢慢进行。

能够让受灾的老百姓熬过去的同时,还不会被锦衣卫抓住把柄。

毕竟,田地都是老百姓自愿卖的,只是为了能够活下去。

买卖田地的市价比平常低上一些,也是能够理解,灾年的土地本来就要降价很多。

只是便宜一两成,官僚乡绅都算是有良心。

这样的情况一字不漏的禀报上去,即便是在囤积居奇,一样不会给朝廷留下问罪的把柄。

偏偏这一次的赈灾,让胡汉山抢走了一半的赈灾粮食,地方乡绅官员为了能够得到原来应该得到的田地和银子,只能吃相难看的压榨老百姓。

结果就是让锦衣卫抓住了把柄,写成了一个小册子,上报给了洪武皇帝。

胡惟庸和其他几位侯爷何尝是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虽然痛心这一次对胡汉山的培养再次失败了,没能让他笼络地方的官员乡绅。

反过来想想,也没有因为这件事拉到菜市口砍脑袋,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胡惟庸就没想着责怪胡汉山,还有一些庆幸,只有这么一个长子。

唯一让胡惟庸难以接受的是,胡党又要失去一位淮西勋贵了:“赵贤弟就算是去了宁夏卫,胡党还是有十六位淮西侯爷。”

“依旧是权倾朝野,势力遍布京城内外......”

南雄侯知道胡惟庸接下来要说些什么,摆了摆手:“前段时间本侯还不理解临江侯的做法,现在看来无需多言了。”

南雄侯做出了和临江侯一样的决定,‘呲啦’一声,撕开了大红色麒麟服的袖子:“从今以后,本侯只认乡党不认胡党。”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废太子,开局贬为藩王
重生废太子,开局贬为藩王
半年前赵桓穿越到这个历史不存在的大周王朝,成为了帝国的皇太子,本以为能从此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然后周帝一纸诏书却将其贬到了人人谈之变色的岭南。“你说这里是瘴疠之地,本王偏不信!”“你说这里的官员大多是无能之辈,在朝中混不下去才被贬至此,本王也不信!”一片莽莽的岭南,因为赵桓的到来,引起动了一场场风波......
声花落雨
代号财神
代号财神
他是外籍华人、着名侦探、大收藏家,曾经当过五六年的雇佣兵,突然穿越到了远东大都市南城。加入党组织,清除日谍,潜伏进国党特务组织,成为日本间谍的梦魇,也是党务调查科特务头子的克星。这是高手间的较量,演绎的是谍之舞,诠释的是谍之质,不敢说达到的是谍之顶峰,亦不敢称为谍王。然而,谁又敢在他面前成为谍王?由于他不仅擅长谍战,还有着极高的经商天赋,在这艰难困境中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极大地改善了各地区生态。为此
北乡旧客
大乾第一皇子
大乾第一皇子
一朝穿越,成为大乾太子,但开局就被废黜!不慌!且看孤如何逆转乾坤!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雁北归
最强皇太子
最强皇太子
穿越成为皇太子,这能忍?直接拿下!朝堂争斗、储君之争,本太子孤立无援?看本太子如何震惊朝野,让百官臣服!挥手间强敌灰飞烟灭!朕要的是江山美人!盛世王朝,千古一帝!
初二女生
大唐房二
大唐房二
杜元穿越了,穿成了史上有名的绿帽子王房家老二房遗爱!不想改变历史,也不想以后娶彪悍公主为妻,杜元选择逃离房府。可是阴差阳错却不得不面临是否拯救杜如晦的难题,救?还是不救?
明天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