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长生从太平广记开始

第一百六十五章 炼虚一指

第166章 炼虚一指

宋行眼中露出惊讶之色,没想到一场风雨,竟然将他们吹到了东岛所在之地。

即使离得远,宋行也可看到,在那悬崖峭壁之上,裂纹而成的七个大字‘有不谐者吾击之’。

“竟然漂流到了东岛。”

听到宋行的话语,旁边的安底罗好奇问道“主人,是你故事中经常提起的那个东岛吗?”

宋行点头:“不错,本来打算前往西城一行,谁知道竟然先来到东岛了。”

既然来了,宋行也不打算空手而归,东岛秘术天子望气术,在这一年通过对织田信长的命格推演,已经趋于大成。

宋行将东岛地势略微看了看,很快调整脚下小船方向,来到悬崖峭壁间一处风穴的位置。

就在三人将船只靠近时,空中陡然传出一声巨吼,吓了宋行身后两女一跳。

宋行回头道:“不用紧张,这是自然奇观。”

海风吹来之时,一声怪叫从悬崖上响起,有如千百号角一起吹响,声势浩大无比,这是东岛之上一种特殊的现象,名为风穴龙吟。

这种神奇的风穴,终年穴中罡风不断,化水成冰,每日早晨卯时风势加剧,穴中便会发出怪声,震响百里。

不明其理的人以为是穴中有龙在吟叫,其实不过是狂风荡穴,天籁生发罢了。东岛弟子每日早起,都以此为号。

虽然风穴身在悬崖中间,但对于宋行三人来说,攀爬上去都不算什么难度,很快三人就从崖底来到风穴外面。

黑幽幽的洞口中风声凄厉,阵阵罡风稍稍泻来,砭肌刺骨,四壁青石常年经受风力砥砺,光溜溜寸草不生,水汽凝结成冰,附在石上,色泽青碧,闪闪发亮。就算是最锋利的刀剑砍上去,最多也只能够挂下一层粉来。

穴口上方有人用尖锐锋利之物写了数个狂草,仔细辨认一下才发现是众风之门,字体飘逸无方,飒然欲飞。

宋行又在附近石壁上,找到一行字。

庄生天籁地,希夷微妙音……还有落款:东吴公羊羽某年某月醉书。

安底罗忍不住道:“这话什么意思?”

宋行道:“庄生天籁,出自《南华经》中的《齐物论》,人籁是丝竹,地籁是众窍,天籁是天风。希夷出自《道德经》,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说的是不可捉摸、玄微奥妙的境界。”

安底罗又说道:“这个公羊羽又是何人?”

宋行道:“公羊先生是三百年前的一位大剑客,辈分极高,西昆仑梁萧见了他,也要叫一声师祖。”

言毕又吩咐二女道:“这风穴之中,寒气刺骨,你二人功力未至,进入不得,在外面等我吧。”

宋行凭劫力避开风头,变换身相,向风势最弱之处钻去,同时鼓起大金刚神力,全身浩气奔涌,百寒不侵。

行不多久,风势忽变,一会儿鼓吹直前,一会儿又如龙卷风一般疾旋不止,似要将闯入之物搅得粉碎,四周洞壁被狂风长年冲刷,变得异常光滑,偶尔触及,却是奇寒彻骨,血为之凝,墙壁之上竟然覆满一层玄冰。

风穴曲曲折折,深得出奇,宋行默默推算,自己兜兜转转,行了已有二十余里,前方依然空旷,不见尽头。

两侧玄冰越结越厚,通道越发逼仄,将众风迫成一束,越发凌厉,狂风振动冰壁,四周发出嗡嗡怪响,有如百十口洪钟同时在耳边震响,令人鲜血沸腾,直要破脑而出。

宋行深入风穴内部,果然在其中找到镜天花镜圆和风后的墓穴,又在另外一处洞穴,找到了公羊羽遗刻在石壁上的一式剑痕。

虽只是一式剑痕,却包含了公羊羽晚年一身功法精要。

公羊羽一生多难,习文时直比范进,屡考未中,沦为小吏。

他虽然潦倒,却热心时务,上书朝廷,针砭时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地的回响
大地的回响
《大地的回响》这部诗集,是诗人毛江凡20多年诗歌创作的一次回望与阶段性总结;是对这个日新月异、辽阔壮丽的时代持续不断的全方位抒写;是对历史进程与社会进步的真诚歌咏;是对黎民苍生、世道人心的命运记叙与心灵观照;是对生命、人生、自然万象、世界万物的相对性思考与自省式表达。这部诗集经精心遴选,共选入诗人多年来创作的120多首诗歌。整部诗集共分为四辑,第一辑为“尘世帖”,第二辑为“四时书”,第三辑为“万物
毛江凡
诸天从墨阳琛开始
诸天从墨阳琛开始
来到雪鹰领主的世界,成为东伯雪鹰的舅舅墨阳琛,学习法术,领悟真意,突破神明,天赋绝顶,顺风顺水。唯一的麻烦就是要时刻担心未来的大腿会不会消失?“雪鹰实力提升有点慢啊!我还得帮帮他。”《莽荒纪》《星辰变》《飞剑问道》《盘龙》《吞噬星空》…………一个舅舅帮助外甥利人利己的伟大胸怀……
梦光华影
从前有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故事,是我们每个人曾经都经历过的故事,值得我们用文字记录的美好故事。
从前有个故事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