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长生从太平广记开始

第一百二十六章 武林公案,伪君子玄慈

第127章 武林公案,伪君子玄慈

萧远山三个字从宋行口中说出,顿时浩浩荡荡在少室山震荡起来。

玄慈听到这个名字时,更是震惊得后退几步,险些不能自已,颤声说道:“你说杀害玄苦的,是当年的契丹武士?”

宋行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是提高音量,对着周围喊道:“萧远山,当年杀害你的妻子的仇人,你的儿子,还有雁门关当年亲历者,都在这里,伱还要躲在暗处躲到什么时候?”

话音落下,半空中忽见一条黑衣人影,如一头大鹰般扑将下来,正好落在宋行和玄慈之间。

这人蓦地里从天而降,突兀无比,众人惊奇之下,一齐呼喊起来,待他双足落地,这才看清,原来他手中拉着一条长索,长索的另一端系在十余丈外的一株大树顶上。

只见这人光头灰须,也是个僧人,一双冷电般的眼睛,最让人吃惊的,竟然是他的相貌赫然和乔峰一模一样。

乔峰难以置信抢上前去,看着萧远山说道:“你...你...你是...”

萧远山看着乔峰,哈哈一笑:“好孩儿,我正是你的爹爹。咱爷儿俩一般的身形相貌,不用记认,谁都知道我是你的老子。”

乔峰本以为自己亲生父母三十年前已是死在雁门关外,谁知今日竟然得知亲生父亲依然活在世间,一时百感交集。

萧远山看着乔峰说道:“那日雁门关之战,我跳下悬崖,谁知命不该绝,坠在谷底一颗大树下,如此一来我死志已去,势要杀尽仇人,为你母亲复仇。”

乔峰目光如电,看向玄慈:“父母之仇不共戴天,爹爹,当年雁门关带头大哥,是否就是如今的少林方丈?”

萧远山说道:“不错,玄慈这个伪君子,若只是单单杀他,又岂能解我心头之恨,我潜伏少林三十年,学尽少林功夫,就是为了将之传入大辽,如此方能让这虚伪少林,痛不欲生。”

听到萧远山竟然潜伏少林三十年,闻者无不心惊,玄慈等少林僧人,更是眼露惊色,下意识就迈开步伐将萧远山和乔峰围了起来。

玄慈缓缓抬头,向萧远山道:“萧老施主,雁门关外一役,老衲铸成大错。众家兄弟为老衲包涵此事,又一一送命。老衲虽死不足惜,但你先是偷学少林绝技,后又杀害玄苦师弟,今日少林是无论如何不会让你离开的。”

乔峰这才想起宋行之前所说,看着萧远山颤声问道:“爹,玄苦师父难道真是你所杀?”

萧远山冷笑一声:“不错,少林僧人个个该死,那玄苦虽传你武艺,却也未必对你有什么好心,那日是我一掌将他打死。”

乔峰听到萧远山亲口承认,顿时不知如何是好,只能缓缓的道:“玄苦师父亲授孩儿武功,十年中寒暑不间,孩子得有今日,全蒙恩师栽培……”

萧远山抢过话头道:“南人皆是阴险狡诈之辈,我儿不要受表面蒙骗,今日我父子联手,杀他个片甲不留。”

宋行看出萧远山经历了当年的血战,已经被仇恨蒙蔽了所有理智,此生心中唯有复仇的执念。

于是上前一步,打断了他和乔峰的交谈:“萧前辈,冤有头债有主,你要报仇,应该去找玄慈,去找慕容博,而不是找玄苦乔氏夫妇这样的无辜者,也不应该将你的仇恨,带给你的孩子。”

萧远山猛然转头,目露凶光,当看到是宋行时,脸色稍缓,知晓此人对乔峰一直颇有善意。

“峰儿是我的儿子,自然有义务为他娘报仇,玄慈狗贼害我家破人亡,等我一个个杀掉他当年的帮凶,才会慢慢杀掉他,还有躲在幕后的慕容博,这狗贼才是最可恶之人,我一定要将他一刀刀碎尸万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