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草鞋的大耳贼

第37章 陪皇兄秋猎

从袖子里塞过去一封银子,陪着笑说道:“这位将军,不知有何贵干?”

收下银子,纪灵说道:“告诉你也无妨,你们的账房非法交易,有违律法,甄记脱不了干系。”

甄十七眉头一皱。

虎贲军查案可称奇闻,尤其这位军官堂而皇之地扯上甄记,恐怕另有蹊跷。

向左右交代了几句,甄十七便跟着纪灵走了。

纪灵将甄十七关在客栈,不打不骂,甚至允许甄记送吃送喝,只是不许外出。

甄记账房违法导致掌柜被抓,纪灵索要五百万钱,消息传到中山。

甄家人尽管心疼,但人在屋檐下,民不与官斗,只能捏着鼻子给钱。

然而,甄十七还是被关着。

这回,虎贲军认定汇通银行发行的“庆百”是伪钞,制造伪钞并流通属于重罪,抄家灭族很正常。

纪灵开口索要两万万钱,方可打通关节。

甄家这回扛不住,也坐不住。

张氏巴巴地跑来上郡求见刘备,希望侯爷出面与袁术商量商量。

“既然夫人想商量,行!”

好声好气是商量,刀枪剑戟是另一种商量。

刘备笑容可掬地答应了,转脸找来刘能与许攸。

白板上,袁术的关系网一目了然。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

袁术,好侠气,喜交友,由何进保举为虎贲中郎将。

父亲袁逢,已故太仆。

叔父袁隗,当朝太傅,门生故吏遍天下。

长兄袁基,袭其父袁逢安国亭侯,有望官至太仆。

庶兄袁绍,为何进征辟为北军校尉,平日里蓄养党人,野心勃勃。

很明显,何进毫不掩饰拉拢袁家的意图,将袁术袁绍安插到天子亲军,明显是准备武力解决宦官。

袁术针对甄家甚至汇通银行,是何进的意思,还是他个人的行为?

根据大数据分析,刘能认为袁术一贯奢靡大手大脚。

这回当上虎贲中郎将,必然要回报何进,因而才不惜坏了规矩查办甄记,为的是牵连到汇通银行。

还有一点,作为大将军何进,目前与十常侍斗的难解难分,不大会为了钱财刺激实力强悍的刘备。

分析的很有道理。

但许攸却说道:“说何大将军指使的也没问题,谁让他不管好袁公路?主公,趁着机会活动活动?”

刘备看向洛阳方向,随口说道:“听闻东都北苑是狩猎的好去处,秋日将近,吾陪皇兄秋猎,如何?”

许攸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主公忠勤君事,可为朝堂楷模。”

刘能幽幽地补了一句:“届时,若令袁隗何进随侍左右,岂不妙哉?”

“你啊,太年轻!”刘备指着阴损的大特务,笑道:“要尊老,是袁太傅,何大将军。”

许攸刘能一同大笑。

军令一出,雍州大地,人欢马跳,兵车如龙。

刘备、许攸、关羽、张飞、张辽、孙夏等率领三千精骑,五千悍卒,连同吕布两千人马全面出击。

三日,碾过河东。

第七日,陈兵洛阳北郊,距皇城三十里。

雍州军进展神速,完全不给朝廷反应时间。

天子刘宏看着便宜堂堂堂弟的邀请函,首次感受到恐惧。

“北苑秋猎......袁太傅,何大将军,你们看,朕是去呢还是不去呢?”

袁隗与何进面面相觑,不知自己何时何地惹毛了那只涿县土鳖?

不管怎么说,刘备无诏起兵,还进犯帝都,不予严惩,天子威仪何在?朝廷法度何在?

于是,满朝文武有志一同地认为:必须以牙还牙,出兵镇压。

那就选主将吧。

向下扫了一圈,天子刘宏没找到目标。

咦,允文允武镇压孽徒不二人选的尚书呢?

卢值,病了,好几天了,病的快死了,脉象乱到《将军令》的那种。

无他,早几日,卢府收到某孽徒的口信。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