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

第六十章 心计

黑夜像是翻倒的墨汁,搅满了一池愁绪。

许栀因着肩上的痛,昏睡了几个时辰后,她仍旧无法平复刚才死里逃生,又是被荆轲所救的冲击。

她从来的那一天就简单地想出了要如何解决伤害嬴政的事件。

可如今,要她对荆轲下死手,这是典型的恩将仇报。

她想着刚才荆轲一脸了无心机的笑,摸着良心说,她做不出这种事。

许栀料想自己是之前为了和嬴政作息保持一致落下的毛病,这比熬夜玩手机还致命,养成习惯之后大半夜也毫无睡意。

她裹紧毯子,偷偷走出屋棚,这个小屋子修在一处不高不矮的丘陵,方望见远处梁山奕奕,也可看见地处的村落。

战国时期的人口很少,交通也不便,正值紧锣密鼓的战时,除了都城要塞,这些地方都鲜少有人来往,零星的几处人家散布在灌木树林。

韩国地处黄河中游地区,韩国东部和北部都被魏国包围、西有秦国、南有楚国。

夜风在丘陵的上头总是要比在平地风力大些。

她在现代的时候从来没受过这么重的伤,短箭直接穿过肩窝,她的左臂动一下就能疼得她直冒冷汗,时刻撕扯的痛感提醒着她不要当圣母。

她记起那个开弩机射杀她的汉子,他要杀她的理由是想要她给他死亡的兄长陪葬。

许栀想起了自己的祖父,心里五味杂陈。

羸弱、贫困的韩国是他们的母国。许栀深知自己不能带入现代的国家观念来解释战国时候的诸侯国,但她不能抑制地带入饥寒交迫又一穷二白的中国时,当她这样想得深入了的时候,她很快能与韩非共情。

她强行改变韩非的命局,要他活下来,再眼睁睁地看着家国灭亡。

究竟是对还是错?

夜风灌进她的领子里,她捡回思绪,回过头,看见李贤斜靠着门枋,不知道他睡着了没有。

他怀里抱着把像荆轲那样的剑,一幅楚人打扮,襟纹流水饰,系带紧腰。许栀端详着面前的这个人,闭上深沉的眼睛时,眉眼之间宛若上京谪士,一笔不多,一笔不少,可他的眼尾却偏带了点淡色的红,像极了狐狸。

她似乎有一点儿理解屈原所写“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的意思。

许栀没空再去欣赏他长什么样。

他轻而易举地找到了自己,却没第一时间告诉李斯,也不见他急着上报王廷。

她对他现下是多添了些提防之心。

哪知道李贤根本没睡,守夜的人哪能睡着,他很明显地感觉到边儿上有道视线。

正当她准备站起来的时候,眼睛的主人镌着笑,眉梢上翘,故意压低声音问道:“公主半夜不睡,看着我作什么?”

许栀眯起杏仁圆眼,半蹲下,不客气地俯视他,淡淡吐出句:“祸害。”

“?”李贤的眼瞳骤然放大,诧异的表情上不甚理解。

许栀凑近了他,上下打量他一番,一字一句地道:“我的意思是,你,长得,太过于,像个祸害。”

李贤倏然愣在原地,这是在说他的长相?许栀离他太近,她清澈的眼睛里不带半点别的意思,瓷白的脸上显露出白兔般纯良,可他却被这种直接的言语,她不经意的语气把他整得心情颇为烦躁。

李贤坐直了身。

他暗沉的眸光忽然闪烁了一下。

许栀却没听他要接什么话,径直走入了屋子。

她想到李贤像个化石被挖出来那样的反应,她觉得这样才算有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