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大业

第五十章 动力选型论证

T80U主战坦克,装一台GTD-1250燃气轮机,有4个前进档和1个倒车档,具有1250匹的马力,可让战斗全重46吨的T-80获得23.91马力每吨的推重比,最高时速可达75公里每小时,从0加速至40公里仅需9秒。

这可是让褚总师非常心动的,只不过如此先进的坦克和动力系统,不仅苏联人不会给中国参考,美国人同样不会拿出来共享的。

苏联搞燃气轮机作坦克的动力,也主要是因为燃气轮机启动快,特别是在寒冷天气条件下,因为苏联作战的区域大部分都是寒冷区域,所以这就非常的重要了,燃气轮机不需要预热,就可以直接启动,而且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输出最大的功率。

同时它还有尺寸小,后期维护难度小,扭矩大的特点,这在战场上,就非常的关键,它可以比柴油发动机有更好的加速能力,这样就能够有更高的生存率。

当然燃气轮机也不是没有缺点,那就是油耗比柴油发动机更高。

所以M1A1的内载燃油容量达到了一千九百升,这样能够行驶四百六十公里,而德国的豹二主战坦克,油箱只有一千二百升油,却能够行驶五百五十公里,所以就使用成本来看,燃气轮机的确是更高。

但是燃气轮机对燃油的要求更低,能够使用多种燃料,比如说航空煤油,柴油以及低辛烷值的汽油或三者混合都可以。

燃气轮机的油耗较高,主要还是在怠速和低功率状态下,而在高功率状态下与柴油机相比是相当的,甚至还要省一些,但不管怎么样,现在全世界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大多数专家认为,燃气轮机才是坦克动力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

只是中国在燃气轮机研发方面积累不足,无论是研发还是生产工艺,都达不到要求的,所以在此之前的一些预研和论证,都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今天大家都知道,是要看李曙光的燃气轮机设计方案的,只有看过方案后,才能进行论证,到底是燃气轮机还是柴油机。

到了会议室,领导做了简短的讲话后,便把李曙光请到了台上。

李曙光也不客气,直接拿出设计方案,并且用投影仪把它展示出来了。

要知道北方车辆研究所的设计师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坦克燃气轮机的设计方案,毕竟这是国外保密的技术,绝对不会外流的。

而且他们并不知道,李曙光的这个设计,是要比苏联和美国的坦克用燃气轮机更先进的设计,这系统给的技术就是先进呐,这个设计方案可以说克服了燃气轮机怠速油耗高的缺点,把整体油耗降到了极低,难以想象它的综合油耗,竟然能跟柴油发动机此比。

甚至比现在中国的六九式主战坦克使用的柴油发动机还要省油,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这台燃气轮机的设计确实是很先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内的柴油发动机技术水平比较低,导致国产柴油发动机油耗高。

这一点直到二十年后都没有改变过来,九九式主战坦克采用的一千二百马力涡轮增压中冷式大功率柴油机,百公里油耗达到四百一十升,而德国豹二主战坦克百公里油耗只有二百二十升,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百公里油耗二百四十升,采用燃气轮机的M1主战坦克百公里油耗也才三百九十升。

这就是说,中国九九式主战坦克的油耗,实际上比M1主战坦克还要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