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爱卿,何故造反?
-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 左手握把
![大明:爱卿,何故造反?](/static/wp/nocover.jpg)
-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
- 李昱作为一个刚毕业的人,本想通过做历史剪辑Up主谋生,不料却偶然推动了命运的齿轮!开局第一个视频,直指二世而亡的强秦。祖龙:我刚四海归一,你告诉我二世而亡?
- 小鸡吃老英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static/wp/nocover.jpg)
- 让你治水患,你刨皇帝祖坟?
- 武华年穿到大乾朝,成了一方县令。武华年倾尽全力将卧龙县打造成了一方富县。武华年本想躺平,享受美好生活。谁知那一日大乾皇帝突然到访,使得他离自己躺平的梦想越来越远。
- 马龙藏海
![让你治水患,你刨皇帝祖坟?](/static/wp/nocover.jpg)
第119章 洞房花烛
一场别开生面的求婚仪式结束后。
王浩找上了莫静然,定下了和莫楚楚的婚期。
说实话,莫静然心里还是有些不情愿。
因为王浩还是没有被诏安。
不过王浩给出的理由是崇祯给的官职太低了。
他要再闹大一点,这么至少要得个吉安总兵比较好,这样才配得上身份。
莫静然想想也是。
便只好同意了。
其实他不同意也没办法,自家女儿已经白给了。
还拿着王浩给的定情信物找自己撒娇。
他能有什么办法?
婚礼确定在三月末的一个黄道吉日。
之所以选哪一天纯粹是想躲开这段时间的农闲时光。
因为王浩不想大操大办。
一个是节省开支,另一个原因就是担心百姓来凑热闹的太多了。
自己这边排场小了一是不够看,二是人家来贺喜你总不能放任不管吧。
本来打算低调处理,但奈何这是王浩结婚。
想低调都不可能。
王浩这边除了老娘和妹妹两个家属,就只能邀请那些苟步励等老部下了。
那老部下邀请了,李邦华和解学龙以及刘汝谔等一众重臣也得邀请吧。
这些人都邀请了,本地士绅也都有吧,那些投奔的士子也想来祝贺,也得邀请。
总而言之,王浩的结婚已经不是他和莫楚楚两家的事了。
作为龙泉的反贼头子,不客气来说那是头等大事。
王浩想要简办,但是群臣和武官都反对,最后无奈只能增加排场。
刘汝谔甚至想要将县衙让出来让王浩举办婚礼。
不过被王浩给否决了,坚持在武起乡举办,婚礼搞了流水席。
有百姓来贺礼的话就在打谷场吃饭,其余官吏和亲属则在钱家大院里。
三月二十七,黄道吉日,王浩备齐了彩礼,从莫老爷家接回了莫楚楚。
听说王浩结婚,周边村民全都来看热闹。
连地都不种了。
现许多百姓,都带着东西朝钱家大院的总督府涌去。
都是吃王浩的喜酒的。
有些人家里春耕繁忙,基本上是带着东西过来送个礼就走的。
“老表,你也是来送礼嘞?”
路上,两个前去送礼的农夫遇上了。
一个背着一个竹筐,筐里装着一只绑着红丝带的老母鸡。
另一个手里提着一个篮子,里面有一些茅草垫底,上面躺着十几个鸡蛋。
“可不是,老兄你也是啊。”汉子笑道。
俩人就此结伴而行,来到总督府上,发现四里八乡来的人太多了。
打谷场都快坐不下了。
有官吏拿着铁皮大喇叭,耐心解释说:
“各位乡亲父老,王总督说了,不要大家送什么礼,都好好回家干活种地。
总督也没想着惊动各位父老,特别是身有公务的,按照纪律,不准给长官送礼!乡亲们都回去吧!”
那个提着竹篮的老表走上前说:
“这位老爷,王相公结婚是大喜事,俺家也没别的,就几个鸡蛋,留着给夫人做月子吃。”
“拿回去,都拿回去。”
官吏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你们这样送礼,我若自作主张收了,是要犯错误的!”
前来送礼的农民越聚越多,有些偏远地方的百姓,甚至是昨天收到消息,半夜就带着礼物赶来。
快到中午时,钱家大院周围,已经聚集上千人,而且还在继续增加,就连远处田埂都站着人。
钱家大院前堵满了人,官吏急的着急上火,赶紧派人去通知王浩。
王浩也是很纳闷,他专门挑了春耕时分结婚,就是不想惊动百姓。
没想到还是来了这么多。
此时里面的核心官员也没见过这场面。
纷纷不知所措。
王浩听到有许多百姓前来送礼,便要开口拒绝,让百姓们带着礼物回去。
以免被人说是搜刮民脂民膏。
众人纷纷赞成,也不缺那点东西。
不过此时李邦华却站出来反对道:
“总督,这礼物您得收下。”
“为什么?”
王浩不解的问道。
李邦华则解释道:
“总督,这送礼物前来的都是百姓,总督若是不收,难道让他们带着东西白来一趟,重新回去吗?那岂不是太伤民心了。”
李邦华这么一说。
王浩猛然醒悟。
这礼必须收下,百姓自发来贺礼,本来就是带着好意前来的。
自己若是拒收,那反而会被百姓们认为是看不起他们。
这样更伤民心!
外面还在争执,已经有农民将东西直接放在门口,然后掉头就走。
这番操作言提醒了其他农民,纷纷将礼物放在门前空地。
而且,他们还很有秩序,放好了就退到老远,并不阻碍其他人上前。
转眼间,各种乱七八糟的礼物,已在门口堆积成山。
官吏一时间阻拦不住,正在着急时,紧闭的大门突然开了。
王浩携着一身大红喜服的莫楚楚,还有身后的一众核心人员出场了。
“佛组保佑,王相公多福多寿!”
“王先生长命百岁!莫小姐长命百岁!”
看到王浩出场,周围的百姓瞬间跪倒一大片。
王浩看着面前的跪倒的百姓,有看看那些礼物。
有民妇亲手缝的小孩衣服,有鸡鸭等禽类,有刚捕捞的鲜鱼,有装在竹篮里的鸡蛋,有板凳椅子等家具,有新麦蒸出的点心,甚至还有两头头上顶着大红绸缎的猪仔。
还有许多日常用品……都不值钱,却又代表天底下最宝贵的东西。
王浩四下扫了一眼,从官吏手上拿过铁皮喇叭,说道:
“多谢各位乡亲的贺礼,本人原本没想着要大肆操办,只请了一些亲朋好友。
东西我就收下了,不过这饭菜着实不够,打谷场也坐满了,就不请大家吃流水席了,各位愿意的话,请来场外喝一杯喜酒!”
乡民喜滋滋放下礼物,高兴得欢呼喝彩,一股脑跑去打谷场外喝王浩的喜酒。
其实,酒也不够。
喝到最好,只能端来茶水,以茶代酒,勉强是个意思。
数千农民排队喝酒,场面热闹非凡。
莫楚楚看着满脸欢笑的农民,看着被搬进去的一件件礼物,突然理解了王浩的做法。
也看透了王浩之前婉拒诏安时的野心。
“抱歉,大喜之日,还得让你也一同出面。”
王浩看向莫楚楚,道歉道。
莫楚楚摇摇头,笑道:“都是来给夫君贺喜的,妾身怎会不喜欢呢。”
王浩拉着莫楚楚的手说:“莫要嫌太寒酸了。”
莫楚楚用手按住王浩的手,双眸清澈的如同一汪泉水:
“便是嫁给状元郎,也没得恁多人真心贺喜。虽然礼轻,情义却重,天下恐怕再无这般喜庆的婚宴。”
下午,酒宴都结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