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第九十九章 解学龙和李邦华的复盘总结

第100章 解学龙和李邦华的复盘总结

就在王浩击败巡抚,开始巩固地盘时,吉安在开战前流窜的农民军和流匪,除了被解学龙顺道剿灭的以外,大多数都跑掉了。

这帮人逃跑后,见巡抚对他们没有兴趣,又立刻变为坐寇,开始杀地主抢地盘。

流窜的一股农民军,已然占据小半个永宁县。

而另一股绕过了万安县,跑到了泰和县的地盘。

而原本被解学龙释放回乡的几千流民,本来已经放回家安排耕种。

但看见巡抚战败,如今也再度闹起来了。

吉安知府。

选择躺平摆烂。

下面的知县们被流贼搞得焦头烂额,他在府城听戏喝茶。

反正吉安府城墙高池深,农民军又不成气候,打不过来。

世道就是如此荒诞,刘汝谔拿命守城,徐复生吃喝享受。

崇祯六年的末尾,进入十一月。

西北流贼为了过冬而作乱,崇祯下令诸路官兵开始围剿西北流贼。

然而农民军趁着黄河结冰,出其不意的冲出官兵的十路合围。

接连攻陷渑池、卢氏、伊阳,农民军进入了河南省的地界。

河南巡抚调集重兵围追堵截,农民军决定南下。

而为了应对对官兵追击,已经合股的农民军,突然分散成好几股。

一路劫掠汝州、淅川、内乡、光化、南阳。

他们不但在河南流窜,老回回等五路流贼,甚至转而攻入了湖广。

湖广、河南、四川、山西、陕西。

到处都能看到流寇的身影。

甚至就连北直隶,也有小股农民军流窜,崇祯根本顾不得江西这边。

毕竟和这些省份相比,那江西就是小打小闹。

才败了一个巡抚而已。

这会奏报都还没呈上去呢。

与此同时,龙泉王浩击败江西巡抚,并生擒活捉的消息,迅速向整个江西扩散。

“大梁王”的威名无人不知,被传为杀人不眨眼的贼寇。

江西现在无人能治。

也无兵抵御。

这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是导致原本就在萍乡农村猥琐发育作乱的萍乡贼,还有那铅山县的密密教,趁机提前聚众起事,铅山县和萍乡同时爆发教民起义。

而在鄱阳湖那边,鄱阳湖水匪更加猖獗,开始和都昌县反贼勾结在一起。

这里若是被攻破的话,那反贼可就瞬间做大了。

因为都昌那里实在太重要了,不管是从政治、军事,还是经济角度出发。

都远胜苟在龙泉猥琐发育的王浩。

如果下一任江西巡抚,也是个知兵能臣的话,肯定要先把都昌反贼给先剿灭了,压根顾不上王浩。

大明现在宛若一个重病的病人,哪哪都有顽疾。

............

龙泉县外,一片繁忙现象。

各村个乡都在重新丈田分地。

重新划分行政范围。

王浩没有用后世的乡镇县来划分。

他也划不起。

如果这么划的话光是支出就够他喝一壶的。

而是先增设了镇,在将以前的自然村重新划分范围。

有些原本的乡规模太大。

王浩将其取消。

反正乡也只是地名。

自然村也被重新划定,面积都有所扩大。一个大姓当中,掺和许多小姓,不让某姓在某村占绝对优势。

尽量打破宗族影响!

虽然大地主要么被杀,要么被强迫分家。

但一姓长期主导村落,假以时日必定形成新的宗族势力,王浩无法避免这种事情发生,但可以努力延缓它的出现。

六个乡划分为了三个镇。

精简了一下公务员岗位。

每个镇选出一个镇长出来。

各村村长也领一份俸禄。

没有设乡,更没有设乡长。

那纯属给自己找不痛快。

以后镇就是最低地方官等级了,九品或者从八品官职。

也代表皇权正式下乡。

张氏贡献的一个举人,就被王浩授予了从八品官职,当了武起镇镇长。

王浩挺看重此人的。

而且现在王浩这里最高的官职就是从八品,没有更高的。

得一步一步往上解封。

就像大明一样从下往上升。

只不过他这个大梁现在没有什么别的官职和官位。

本来也有,又被他取消了。

因为官员的调动升迁,王浩没有按照他老爹当时那样大肆封赏。

什么宰相将军的到处封。

没有在干这事。

尽管老人都知道他还顶着一个大梁皇帝的称号。

但王浩很低调的没有再提这事。

占领了除龙泉县城以外的所有土地后。

王浩给自己封的称号是龙泉总督。

手下的老人们也基本上收回了老爹以前封的宰相,威虎将军之类的称号。

变成了更务实的官职。

如苟步励现任为吏房总管,马鸣为户房总管,胡一刀,马大奎,张玉山等人官职不变,但是统领的军队变了。

农兵正式升级为了大梁正兵。

从俘虏的明军乡勇,和原来的农兵当中,选出了大部分愿意全薪全意当正兵吃皇粮的一千八百人做了大梁正兵。

现在一千八百人统一称为大梁第一军。

不过手下将领和士兵都希望能有个军号。

第一军不够威武。

王浩想了想便答应了,不过第一军没有改。

只是对手下将领承诺将来会在额外开营,会有营号。

李邦华每天在各村镇溜达,身边还跟着几个士卒。

王浩没有限制他的自由,他也知道自己跑不了,便一直在乡村内观察。

从他被捉到这里后,就明显感觉这里和大明别的地方不太一样。

首先惊讶于王浩居然在保命保地盘之间选择了保民硬刚。

一般的匪寇在遇上官府清剿时,那恨不得将百姓用来当炮灰用。

谁像王浩似得,不仅跟巡抚正面刚,还缩地保民。

在交战后,看着王浩领地里的百姓主动节衣缩食无限支持王浩的举动。

李邦华就感觉不妙。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他就听得解学龙的败北。

李邦华盘腿坐在田埂上,看着到处丈田分地的百姓们直发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