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巨额分红
导致电影票房总体形势下滑的原因很多。
VCD影碟机的上市,是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原因,是港岛电影的自身缺陷——明星导向严重,头部演员的票房占比过高。
港岛电影市场太小了,总票房最高的1992年、1993年,也不过才12亿港币左右。
港岛现在总人口才600万,能有这样的票房规模,已经很不错了。
宝岛的人口是港岛的两倍,总票房综合下来,还没有港岛高呢。
内地人口12亿,足足是港岛的200倍,1995年电影票房,也没有港岛高。
1995年,港岛共有150部电影,登陆院线,再加上十几部引进片,总票房9.9亿港币。
票房榜前十名,就占了总票房的35%。
当然了,这种情况,在北美电影市场,也是一个样的,虽然情况没有港岛这么严重。
北美电影市场总票房,1995年超过50亿美刀,票房榜前十名的总票房加起来,占了总票房的25%以上。
港岛电影产量,在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仅次于好莱坞。
但是,电影市场规模,却在全世界范围内,排不上号。
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不高,但是人口基数摆在那里,电影市场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为了也将发展成为数百亿规模,成为仅次于北美市场的世界第二大票仓。
港岛电影只有抱住这条大腿,才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大哥成、李阿杰,登陆好莱坞,只是个例,他们的成功,不具有复制性。
即便,大哥成现在主导的《古墓丽影》项目,能让他在导演行当,也杀进好莱坞。
但是,北美电影市场全年上映电影500多部,港岛电影人能够参与的影片数量,顶多只有十几部,甚至只有几部。
赵方林虽然有心扶持港岛电影人走向北美市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北美电影市场的要求。
就是白鸽吴那样在好莱坞立足,并取得成功的大导演,一部电影失败,就前途尽毁。
赵方林扶持港岛电影人,总不能一直做赔本买卖,那样不是长久之计。
港岛电影人,能够在好莱坞立足的,终究只会是极少数。
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向北,进入到内地市场。
尽管内地电影市场,要想全面复兴,需要到十几年后,但是对一些幕后工作人员来说,拍不了电影,还可以拍电视剧、拍综艺节目。
内地电视行业,即将迎来爆发式发展。
现在,内地的上星卫视,已经有二十多个了,这么多的电视台,需要大量影视剧,填充播出时段。
这是内地电视剧行业大发展的基础。
TVB现在一年拍摄三十来部自制剧,连自己的翡翠台、明珠台的播出需求都满足不了,还得在外边购买一部分剧集。
更不用说,建立起紧密合作关系的鹏城卫视,也在嗷嗷待哺。
港岛电影行业呈现出萎缩之势,赵方林掌握的邵氏电影公司,虽然是港岛影坛四大上市公司之一,也无法扭转局势。
为了给影视行业的上万从业者,提供充足的工作机会,赵方林下一步,将扩大电视剧的制作规模。
《僵尸校园》只是一个尝试。
1995年,TVB的自制剧总部数,达到了35部,总集数超过了700集。
1996年,赵方林给TVB电视剧制作部门,制定的目标,是总集数不低于1000集!
内地电视剧产量,在2006年,达到顶峰,全年产量达到了集,不过能够在电视台播出的,只有一半左右。
TVB制作的电视剧,有自己的翡翠台、明珠台,还有合作密切的鹏城卫视,另外TVB英文台,也有播出需求,倒是不会出现积压的情况。
不过,提升产出数量,同时也要保证剧集品质。
1000集的制作量,就算以100万港币一集的制作费计算,总制片成本,也将达到10亿港币的规模。
要是没有TVB自身的需求,一般的影视制作公司,根本不敢制定这样的产出规划。
TVB在1995年,六大频道的总营收,达到了30亿港币。
从鹏城卫视,现在一年也能分到5个亿的广告提成。
另外,TVB英文台的订阅人数,也达到了200万,每年的订阅费有4000万美刀,足够维持自身运营。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营收,赵方林才敢制定,总制片成本超过10亿港币的自制剧制作规划。
综合计算,TVB在1995年,全年总营收有40亿港币,总支出大约是30亿港币,盈利10亿港币。
盈利率在港股市场800多只股票中,名列前茅。
在如此亮眼业绩的支撑下,到1995年底,港岛恒生指数,收复点大关的时候,TVB的市值,也上涨到了250亿港币。
今年,TVB在连续两年没有进行股东分红的情况下,终于拿出5亿港币,进行股东分红。
赵方林以占股51%的第一大股东身份,独占总分红金额的一半,到手2.5亿港币。
邵氏电影公司在1995年,投资制作的几部电影,票房平平,收回成本没有问题,但没有赚到什么钱。
邵氏院线的营收,受港岛电影总票房下滑影响,也出现负增长,只有3.5亿港币。
扣除掉各种运营费用,净利润大约有1亿港币。
邵氏影城,收入稳定,清水湾片场全年租金有8000万港币,正在建设之中的大峪岛片场,也收入2000多万港币的租金。
内地的三个影视基地,1995年总营收也有几千万。
不过,这方面的收入,除了维持几家影视基地的日常运营,盈利部分投入到到影城建设之中了。
倒是VCD碟片生产上,全年销售额达到了5个亿,盈利率高达50%,归属邵氏电影公司的利润,达到了2.5亿港币。
邵氏电影公司在1995年,四大业务——电影、院线、影城、VCD碟片——总营收11亿港币,净利润3个多亿。
邵氏电影在1993年上市,前面两年也没有进行股东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