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芯片产业
鸿鹄牌VCD影碟机,上市第一年,销量突破50万台,销售额达到15个亿,上缴利税2个亿,净利润还有6个亿。
青鸟牌VCD影碟机,上市第一年,销量达到20万台,销售额达到10个亿,创造利税2个亿,净利润还有5个亿。
鸿鹄牌的利润,被用于扩大生产规模。
赵方林给鸿鹄牌定的第二年销售目标,是200万台!
青鸟牌的利润,一部分投入到蜡嘴雀电子科技的建设之中,一部分用于新的生产工厂的建设,还有一部分,用于和港岛的大学合作,培养芯片相关人才。
港岛在此之前,不仅没有芯片相关人才,连港岛大学这样的最高学府,都没有芯片相关专业。
芯片想要得到发展,除了大量的资金投入,还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才。
资金,赵方林已经在准备了。
不只是青鸟电子科技的盈利,鸿鹄电子科技的盈利,都会被投入到蜡嘴雀电子的后续研究发展之后。
不够的话,赵方林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调拨资金。
就算是用钱堆,也要在港岛,堆出一个芯片产业。
但是,只有钱,没有人,也不能成事。
当然,指着港岛的几所大学,想要培养足够的芯片相关人才,是不太现实的。
一是没有这一方面的人才积累,一切基本上也要从头开始。
二来,以港岛大学为代表的港岛本土高校系统,虽然在世界范围内,有些名声,但是最好的学生,都被欧美顶级名校掐了尖,天赋方面,不免也有所不足。
真正能够依靠的,还是北边的十二亿人口。
从蜡嘴雀电子的工厂开始建设,赵方林就广撒英雄帖。
与港岛毗邻的鹏城,刚被定为经济特区的时候,从国内最顶级的两所大学,抽调班底,共同建设了一所鹏城大学。
其中电子与信息、计算机与软件等专业,都是华清大学援建的。
在此之前,赵方林已经和鹏城大学的艺术学部,建立起了合作关系,TVB成为鹏城大学艺术学部毕业生的实习基地。
TVB这两年,相继成立电影台、动漫台、财经台、音乐台,从鹏城大学艺术学部,引进了不少专业人才。
TVB现在,不仅在港岛新界将军澳,营建新的办公大楼,同时还在鹏城,建设演播中心。
鹏城演播中心的职员,百分之八十,都是在鹏城招聘的人手。
正是有内地众多人才的加入,才支撑起TVB这几年的蓬勃发展。
另外,华星唱片、邵氏电影公司,这两年,也引进了不少内地人才。
工厂设在鹏城的鸿鹄电子科技,建设之初,就和鹏城大学达成了学习研究生产的一系列合作。
通过这条合作途径,蜡嘴雀电子从开工建设,鹏城大学就全面参与。
在赵方林的撮合下,港岛大学和鹏城大学,在电子与信息工程方面,也达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鹏城大学实力有限,暂时无法吸引到电子信息方面的顶尖专家来此任教。
港岛大学便出面,从米国聘请来相关方面的一流专家,成立电子信息相关的研究室。
研究室的研发资金,由蜡嘴雀电子赞助提供,建设由港岛大学、鹏城大学、蜡嘴雀三方共同完成。
赵方林本来就是港岛大学的毕业生,在此之前,就多次慷慨解囊,向港岛大学捐款捐物,是港岛大学的知名校友。
现在,通过这一系列的合作,和港岛大学的关系更加紧密。
甚至因此获得了港岛大学名誉校董荣誉头衔。
赵方林在此之前,之所以十分顺利,便完成阶级跨越,跻身港岛上流社会,丰厚身家只是一个方面。
港岛大学知名校友的身份,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港岛大学作为港岛的最高学府,影响到港岛的方方面面。
港岛大学校友的身份,是赵方林打进港岛顶级交际圈的一个有力的敲门砖。
对芯片的投入,是赵方林事业的一个转折。
不过,从无到有建立起成熟的芯片产业,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对不能急于求成。
赵方林自己又不懂技术,除了供应充足的资金,并不能深入参与到芯片产业的发展。
他虽然要为这项事关国计民生的事业,贡献相当精力,但是在现阶段,不能把它当做事业重心。
现在的事业重心,依然是娱乐产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