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求生:兑换系统,从零建帝国

第200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第203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记得很小时候,我爸曾不只一次对我说:再不听话就摔死你!”

“当然,他真的曾隔着几米远把我疯狂地摔床上好几次,就因为晚上他们要把我锁家里,我很害怕,希望和他们一起出去。而他们则以为我不听话,所以就……”徐缺扭过头对着吼和哈刚说。

“你知道吗?我现在想起来都很恨父母!为什么会这样?记得上小学考试得了第三名,兴高采烈拿了第三名奖状,飞奔回家,我爸却说:拿了第三还有脸说!自那以后我就渐渐的变得不爱学习了!反正拿了第一也会被说!索性就好好玩……从此我的成绩就一塌糊涂!甚至后来成了混混,我专和父亲对着干!这样他对我的态度反倒好了!不过我还是很恨他!”

“家,本来是我们温暖的港湾,但对我来说,却是那么的可望不可即。”

“这些年我终于明白:恨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我曾经看过这样的一则故事:有一个小男孩,他每天都活在母亲随时要病逝的恐惧中,他实在是受不了了,所以他宁愿妈妈能马上死去,这样就不用再担心受怕了。他太害怕,所以生发出“希望妈妈马上死去”的这种想法,但并不代表他真的希望妈妈死去。”

吼和哈刚这次听徐缺说话是有史以来最认真的一次,并在徐缺说完之后母巢对徐缺说:“其实,恨的情绪很健康。恨父母,很正常。不健康的是,我们不允许“恨父母”的情绪存在。

如果我们不能接受“恨父母”的情绪,我们就很难穿越“恨”,走向爱。当故事中的那个男孩,最终接受了自己恨母亲的情绪,他终于可以面对母亲的离世。母亲临终时,他终于可以将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意和不舍表达给了母亲,平静地完成了与母亲的分离。”

当我们穿越心中所有的情绪,才能抵达内心深处,遇见爱。接纳“恨”,才能表达爱。而未被表达出的“恨”,会转化为对自我的惩罚。我们会通过使自己不幸福来报复父母:看你们对我做了什么!

“说实话,我真的很讨厌父母亲,我想不通为什么他们要在我面前打架?!为什么你们那么自私不考虑我的感受?!如果我们能够允许这些情绪表达出来,也许我会允许自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而哭不出来的泪,会憋成内伤。

我最大的内伤,便是惩罚自己不去幸福。本该在孩童的年纪,享受做一个孩子的权利,然而,我却背负了太多东西。是时候,卸下来了。”徐缺继续对吼和哈刚说。

“在我记忆中,每当面对父亲的时候,总感觉自己好像在悬崖上行走。我不知道父亲什么时候又会暴怒,我不知道我的哪一件事情又会做错,遭到父亲的惩罚。”徐缺接着说。

成年后的徐缺,总会把一件事情的后果严重扩大化,总觉得做了一件事,很可能伴随一些毁灭性的后果。而这样的经验世界,和徐缺早期与父亲的经验世界不无关系。创伤带给他的最大影响,来自他会陷入的一个思想死角,也就是他通常会有的一个想法:我之所以有这样的遭遇,一定是我哪里有问题

“我在创伤修复过程中,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这不是我们的问题,这是一件关于父亲的事。即我父亲的情绪失控,是父亲的性格和人格的一部分,而不是我的问题。”

吼和哈刚说:“一旦我们形成不肯原谅自己的心理模式,一旦“一切都是我的错”生长于我们的潜意识中,成年以后,我们便会在现实生活中做出很多自我伤害的行为。

意识到我们所受的创伤并不是我们的过错,这是很多心理治疗产生效果的最关键环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拥有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博士学位的高智商理工男,在一次封闭性爆炸实验中不幸丧生,重生成了宋高宗赵构,刚重生就在金国大营中当人质……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冷静的处事方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率领大宋钢铁军团横扫夏金蒙,征服七大洲,纵横四大洋,重铸汉人荣光!引领科技革命,让人类科技水平提前了800年!大宋国民竟然可以坐飞机去亚马逊原始森林钓鱼!大宋——人类文明的灯塔!
昆工第一深情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庄严,某特种部队特种兵。因为一次意外,穿越亮剑世界,接手丁伟的28团。开局抢走李云龙麾下营长张大彪。李云龙:丁伟,咱可是说好的,怎么到了人没了?丁伟:我也没办法,实在给太多了……李云龙:小庄,你继续给我装!庄严:李团长,对不住了……
年少三十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魂穿崇祯
诸葛亮,他是炎汉的最后一颗赤星,心怀匡扶汉室之志,为其鞠躬尽卒,却终其一生而不可得。自他以后,黑暗两晋,五胡乱华,炎汉几近断绝…崇祯,他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虽饱受争议,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诺言。自他去后,建奴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黎民深受其苦…可是在今天,两人的灵魂交织在了一起,一切从头开始。
懒觉小磨头
综武:之大秦仙朝
综武:之大秦仙朝
“父王,你老了,该退位让贤了,以后就让孩儿替你操劳国事吧;来人请父王回后殿歇息”!“逆子,何人给你的勇气”。“父王,我也不想啊,只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父王你操劳了这么久,也该颐养天年了”。
历劫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我出身草莽,但那又如何,国难当头,如果你们读书人不行,就让我们这些人上!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里,陈三秋开始了他在大明朝的第一个选择……
半包软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