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旁支贵族

第八章 岂有此理

贾璘心中不得不感慨了一句。

好在明年的童试,也正是他的目标。如今只待将此事了解,寻一个老师,专心读书,以待明年下场考试了。

因此,便抬头望向秦业,拱手道;“伯父所言甚是!璘此去定当竭尽全力读书举业,必不负伯父厚望。”

听到贾璘此话。秦业心中一动。

见其语气神态不似作伪,秦业心中对贾璘印象又好了几分。

少年受辱受挫而面不改色,且志向坚定,若来年当真能通过院试,获得功名,倒不失为可儿之良配啊。

就在这时,秦业却又忽然想到了什么,不禁得面露忧色。

如今这边没有确定,那宁国府那边却又如何对待?他虽然对贾璘有些期许,但也不代表着他甘愿放弃宁国府这个选择。

毕竟如果明年贾璘不中,那宁国府自然是可儿的最佳之选……

贾璘看着秦业脸上变化不定,心中忽然似有所悟。如今按照秦业的说法,婚约之事要等到明年再确定。

那贾珍父子岂不是其中最大的变数?秦可卿一日不嫁,贾珍父子便极有可能不死心……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自己总不能直接主动退婚,或者要挟秦业现在将女儿嫁给自己吧。

总之,到时候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便可。再者说,贾珍虽是族长,但也只是管着宁国府之事,荣国府这边还有一个老太太呢。

这般想着,贾璘心下稍安,见秦业并没有主动开口说贾珍之事。贾璘便提出告辞。

见状,秦业起身送贾璘离去,回到客厅之时,便听到内堂之中传来一阵嬉闹声,只见秦可卿正隔着帘子与丫鬟瑞珠说着方才的事情……

“父亲……”

秦可卿见自己被秦业发现,不由得羞涩的埋下头去。

“嗯……可儿觉得此人如何?”

秦业抚了抚胡须,却是想到了什么,笑着问道。

秦可卿闻言一怔,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了那少年与父亲对话之时的英姿。莫名的面色一红,羞的低下头去,小声说道:“女儿全凭父亲做主!”

秦业见女儿露出这般姿态,心中顿时已经明了,暗自感叹了一声,女大不中留啊。

随即又想到了宁国府之事,面色微微一沉,似是想到了什么一般,抬头看向秦可卿道:“那宁国府那边你是如如何看待……”

“爹爹……”

秦可卿顿时面色一变,连忙出声阻止道:“女儿……女儿并不想嫁入见不得人的去处。”

哦?秦业听到这微微皱了皱眉头,下意识的以为秦可卿只是看中被刚才的那名少年。于是便也没有多说了什么。

摆了摆手道:“此事暂且不提,且看看再说……”

秦可卿闻言,心中不免有些纠结起来,自己到底该不该将那日之事,说与父亲听?

她太了解自己的父亲了,深知其对自己嫁入宁国府之事还抱有些许想法。若是不说,万一来年那少年未曾进学,说不得父亲便会……

想到这种可能,秦可卿咬了咬牙,鼓足勇气,面对秦业,将那日花灯节所遇之事皆一一说了出来,并且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听完女儿的话后,秦业瞪大了眼睛,气的须发皆抖,半晌过后才怒斥道。

“真岂有此理!堂堂宁国府,竟有这等污秽之徒!”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