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诡秘修

第39章 忠诚

李慕白感到有些好奇,便跟其他人上前。

但是净天团站在门口警卫的人突然出现在众人的身前,拦住了去路。

只见为首的一人用着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都退下,保持安静,我们的净天者大人正在说话。”

一个绘有黑白龙凤图案的云锻锦衣少年,五官俊美,手中的折扇摆动之间,难掩身上的贵气,他用着低沉的声音说道:“凌木,我们知道你在暗中帮助道源术士逃跑,我们手中有证据。”

“你想看吗?”那锦衣少年用着似笑非笑的表情看着眼前那名叫做凌木的男子。

净天术士凌木立刻单膝跪下,用着极其诚恳地语气说道:“净天者大人,属下跟他们非亲非故的,何必要救他们,对于那些逃走的道源术士我真的是一无所知。”

“属下宁愿把舌头割下来,也不愿意欺骗大人你。”

这时那锦衣少年身边一名背着长剑的白衣少女缓缓上前,她肌肤胜雪,双眸犹似一泓秋水,顾盼之际,自有一番高贵清冷的气质,让人为之所摄,自惭形秽,不敢亵渎。

“凌木术士,你若是没有更多的信息告诉净天者大人的话,你留这舌头也就没有用了,赶紧割了吧!”白衣少女的唇角挂着一抹冷漠道。

凌木脸色顿时变成了铁青色,嘴唇颤抖地说道:“净天者大人,我真的没有和那些道源术士勾结,我是无辜的。”

“求你了!”

那锦衣少年缓缓说道:“凌木术士,你应该对于天诛使者的命令要无条件服从,她让你干什么,你就要干什么。”

“无论她提出了什么要求。”

冰冷的话语犹如利剑一般狠狠插进了凌木的心窝。

凌木的眼神变得没有任何的光彩,随后他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了一柄泛着寒光的匕首,他闭上了双眼,用匕首割向了自己的舌根。

猩红的鲜血顺着匕首的边缘缓缓流下,很快滴落在地上。

“啊!凌木,住手。”

“我对你非常的失望,我可是是净天团唯一的一名净天者,没想到,你竟然会对净天者撒谎,而且我还是你多年的朋友。”

“我们的世界正在被道源术士腐化,你竟然选择帮助他们,简直就是罪大恶极!”

“看来你的内心已经被腐化,你的的行为无法被原谅,真是无法原谅啊!”锦衣少年咆哮道。

“顾慕倾!”

”属下在,伟大的净天者大人?”

“把……把他处理掉吧!”

只见顾慕倾神色依旧,她白皙的纤细右手轻轻抬起,打了一个极其清脆的响指。

“轰!”

那凌木直接爆裂开来,化为了一滩血肉。

眼见着凌木的死去,那锦衣少年厌恶地说道。

“真是浪费时间!走吧,我们还有事要做。”

说完便扭头向着古城里边走去。

一众净天团的成员也跟在那少年的身后逐渐远去。

李慕白静静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这净天团内部也有叛徒?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