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吕布:拯救天下从认爹开始

第41章 大殿议事

“闯王,且慢。”李岩还是站了出来。

“川军思乡心切,闯王自然会予以宽慰,可我记得李将军说过,自己是陕西长安县人。你一个陕西人如何跟着掺和去思巴蜀的乡,难道李将军又要突然想起来,自己籍贯是巴蜀?”李岩这是在嘲讽李布籍贯变来变去。

李布装出一副难堪表情,“属下,属下的母亲来自巴蜀,想回去探个亲。”

原本肃静的奉天殿内顿时哄堂大笑。

“这厮怎的如此泼皮无赖。。。”

“我闯军的朝堂倒成了他的天桥戏场。。。”

“如今就缺几个小厮上来摆个瓜子板凳了。。。”

连一向不苟言笑的李过,都笑出了声。

李布装出一副出糗的囧样,退回了文官队伍中。

牛金星不免打趣道,“李将军的父亲生于陕西,跑去巴蜀娶了他母亲,又带着全家去了南直隶。三地相距都甚远,着实不易啊。要是三地都探个亲,怕是整年都在路上了。”

“好了,大事还没谈完呢。”李自成终于发话了,“李布之事如何定夺,李军师你来决定吧。”

众人大笑时,李岩未笑,而是目光锐利盯着李布。他原本不管是李布还是川军,都不想放走。那些川军中总让他觉得有李布的影子。可如今要是再提出:李布或许在川军中有布置。众人多半是不会信了,众人只会认为李布不过是个想趁机跑路却遭失败,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蠢货。

“禀闯王,川军总兵王文智素有善名,不如将他封为都尉。由他统领川军南下。至于李将军,可另外委以重任。”

都尉是武威将军下一级的军职。

“好,就如军师所言。”李自成望向李布,“李将军,你且放心,本王非背信弃义之辈,伱的功劳本王都记着。他日等本王称帝,不会亏待你的。”

李布赶紧出列,叩首匍匐在地,“谢闯王,闯王大恩,布没齿难忘。”

李布根本就没指望能带兵入川,如果李岩真的肯放他走,那他现在能立马出城跑去王文智那,叫他立刻拔营当夜就走。可这个世界没有如果,只要川军能被放出去,那李布的一只脚就已经跨出了牢笼。至于众人的嘲笑,那根本无所谓。李布平日里和闯军那帮将领厮混时,本就常充当笑料的角色。

这种境况下,本人当傻子没什么不好的。怕的就是那个人老是不把自己当傻子。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开局跟随刘备,以一手装逼大法混成蜀汉第一军师,灭东瀛,平漠北,渡北美,征南洋,铸就刘备一统天下,成千古一帝。吕布:太残暴了,想当年张元德在虎牢关一棍子把老子敲晕。张飞:俺四弟人中龙凤,独爱偷看村头王寡妇洗澡。关羽:论装比,关某仅排第二,我四弟天下无敌!赵云:军师,我必用坦克连踏平西方蛮夷之地?周瑜:元德,开航母去东瀛小国是不是有点过分?
雨夜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