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大爷。”
“恭喜族长。”
“汴战中了吗?”
看榜人:“中了,排第三名。”
“好。”
贾蓉:“开酒水,开一坛贡酒,大家庆祝一下。”
中榜的消息传回到荣国府。
荣国府顿时炸开锅,热闹一片,小子、丫头们弹冠相庆。
贾政喜极而泣,“撒喜钱。”
“摆酒席。”
李纨得知这消息,扑到床上抱着被子痛哭。
无以宣泄心中的喜悦,唯有大哭一场。
深夜里王夫人开始后悔,如果逼儿子一把,让他老老实实去学习,是不是也能考上秀才?
与之相反,贾政一点希望也没有,他觉得他的儿子这样废了,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
竹山居士在报社,审阅明天的报纸内容。
突然贾琏的小斯跑来,将三封三捧礼放桌子上
“先生,我家蓉哥儿高中,请您过府吃酒去。”
一众编辑抬头,问道:“贾兰考中了?”
“中了。还是榜首。”
“了不得啊,竹山居士,您又教出了一位高徒。”
竹山居士笑说:“才考得秀才,算不得高徒。”
“您就还是抓紧吧,那头等着您过府开席呢。您不去,那头都不敢点鞭炮。”
小厮拉起竹山居士。
那头贾蓉吩咐众人,“将所有秀才都请到族学来,在族学给他们开庆功宴。
吩咐他们家长,所有邻居都请来,流水席谁来都能吃。”
“是。”
四十六个孩子,有三十个考上了秀才,着实令人兴奋。
这绝对是好成绩。
放榜的第一天,还没有人知道这个事。
知道的只有到族学来吃流水席的百姓们,以及和贾蓉亲近的人们。
这一场大热闹,附近的人都知道了。
报社里的记者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感兴趣。
他们不请自来,找到贾蓉,“社长,我们能不能报道这个事件?”
“这可是一个劲爆性的新闻,如果我们这报纸不刊登,那还叫什么日报?”
“再说这事迟早都要被人知道的,还不如让我们赚一笔。”
他们缠着贾蓉,非要他答应不可。
贾蓉被逼无奈,“成,成全你们,都去找他们采访吧。”
“多谢社长。”
贾蓉拉住一人,“小兵,你水墨画好,给他们画一幅画,然后刊印上去,更有画面感,冲击力。”
“社长,成本好大哦。”
“冲击力更强,报纸卖得更好,这个月的分红更高。”
小兵:“干了。”
应天府秀才考试有两万人参加,只录取八百六十三人,而贾家就占了三十个名额。
放出去,谁人不惊奇?
看了报纸的人都非常震撼,“四十六个就上了三十个,他是怎么做到的?”
“三十个!我的老天,三十个啊!”
“这里面一定有猫腻,他是不是收买了主考官?”
“别的学院三十个人去考试,只有四五个是考上的,他四十五个人去考试,就有三十个人考上了?”
“崇明书院今年才考上五个人吧?不如我们不去崇明书院了,到贾蓉那边去。”
“老爷不如将我们也去找贾蓉,你不是和贾蓉关系很好吗?你去帮大儿问一个名额吧。”
看着报纸的皇上,连早餐都不吃了。
“夏秉忠,叫贾蓉来见朕。”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