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朕的臣子太能卷

第二五章 砸场子

太白楼在京都响当当,不仅是因为这里的歌舞有特色,也不是因为太白楼背后的权贵。

而是太白楼在元宵节和中秋节的斗诗。

遇上了春闱,太白楼更是读书人的聚集地。

今晚也是斗诗的好时节。

文人雅士都往太白楼聚集,有钱的人家上雅间,没钱的人家坐大堂。

“五少爷到了,五少爷里面请。”

张定远摇摆手中的折扇,很不客气地对大掌柜说:“这位是江南才子王兄。”

江南才子?

姓王的!

大掌柜先是惊喜,又谨慎地问一句,“可否是王家的王大公子?”

“老狗,前面带路。”

看张定远这傲娇的模样,大掌柜知道自己猜对了。

大掌柜的大喜,躬身邀请,“大公子楼上前。”

“大公子的《江南春》可谓一绝,小的在京都就拜读了您的很多诗句、文章。”

“今晚的诗题是梅花,还望大公子不吝赐下墨宝。”

大堂里坐的人,有些不解地问:“来人是谁,居然让大掌柜这般卑微伺候。”

“你就不懂了吧。走在最前面的是太师之孙,文渊阁张大学士的幼子,在家里非常得宠。”

混世魔王一个。

这句话他不敢说出来,怕惹祸上身。

“边上那位,你可听清楚了,他姓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是那个王家?”

“可不是,大家族呢。他们一家又出了个天才,准备明年参加春闱考试。”

大堂上的人客人热烈讨论王启元。

王启元的诗句反复出现,被人细细品味。

上了二楼,右边的雅间外站着好些丫头家丁。

丫鬟身穿绫罗,穿金丝线做的衣服,戴着银制的珠钗。

张定远抬着下巴问:“那边的是谁家?”

大掌柜:“是荣国府和宁国府的主子们,今夜可是看花灯的好日子。”

“都是国公府?”王启元问。

“哼,破落户罢了。”张定远很看不起荣国府、宁国府的人。

“一个个都是废物,文不成,武不就,靠着祖上的荫庇过着奢靡的生活。”

对于这种人家,他都懒得说。

大掌柜的笑而不语。

迎来送往,知道的事多,看到的事也多,大掌柜深知谨言慎行才能保平安。

“这里有顶级白茶,请二位公子不要嫌弃。”

张定远挥手,“上热水就成,我们自己带了茶水。”

陆续有人进入太白楼,等着今夜的斗诗。

贾蓉等人回来,正好遇到斗诗的高潮。

诸多学子交上自己的诗句,给国子监请来的大儒品鉴。

大儒们挑出十首佳作,挂在大堂前,给众人品读。

不懂诗句的贾琏、贾环等人,走上了二楼,进入雅间,送上他们获得的灯笼。

贾蓉、贾宝玉、贾兰三人站在大堂品读诗句。

贾兰半懂不懂,但不妨碍他背诵。

贾宝玉比贾兰要好上许多,他觉得每一首诗都是上等佳作。

贾宝玉:“《上元词》好。

梅花香馅裹白雪,灯笼如珠嫦娥羡。

见说太白酒家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他应景写了雪、梅花,突出了美景,又突出了上元灯节。”

贾宝玉欢喜地问:“蓉哥儿,你觉得哪一首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穿越大明洪武十八年,陆渊无奈自曝穿越者身份。老朱:既然你说你是穿越者,那咱何时驾崩?陆渊:陛下洪武三十一年驾崩,只有十三年好活了。老朱:........陆渊:哦,太子朱标死得比你早,是你的乖孙朱允炆即位。老朱:........陆渊:朱允炆登基不过四年,就被人赶下台,夺他王位的正是你的好大儿朱棣。老朱彻底崩不住了。但老朱却是发现,这个自称穿越者的家伙随便拿出一点东西,都是国之重器。扶桑望着明军发出哀
潜水的夜猫
穿越到三国一统江山
穿越到三国一统江山
东南军区神剑特种兵队长秦锋参加在西北举办的全国兵王争夺赛,意外穿越到三国前。既来之,则安之。提前的布局,慧眼识英才,广纳孝贤德,力降猛将,巧收谋臣军师,智斗袁曹孙刘,总揽天下权柄,一统江山。改汉为秦。
梦幻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