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海归

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古如此,便对么

第132章 自古如此,便对么?

赵泗坐上车架,回头看了一眼驺奉的府邸,以及门口侍立的隶臣,转身准备离去。

“赵侍郎且慢……”赵泗车架刚刚催动,一个身影跑了出来。

赵泗回头,只见一个年轻人跟在后面。

“先生让我送句话。”

赵泗于车架之前站定。

“先生说,赵侍郎年纪轻轻,却心有大志,简在帝心,王前随侍,何故畏首畏尾?

昔年夺船归秦,难道便是一路坦途?”

赵泗闻言,抬眼看了看,只见驺奉的身影正站定在门口,心中微动。

“回去罢……”

……

翌日,赵泗早早起身,梳洗整理以后,驾车直奔宫阙而去。

始皇帝尚在洗漱,赵泗稍作等候。

“赵侍郎请!”

赵高躬身,为赵泗引路。

入了内里,始皇帝于高案之前坐定,赵泗侍立左右。

等了片刻,三公九卿以及一些郎官和博士纷纷入内。

待见及赵泗随侍于始皇帝左右,李斯微微有些诧异,不过还是老老实实按部就班的开始汇报近日的工作汇报。

三公九卿各部门皆有事物,右相以及太尉如今权利所剩无几,倒是开口不言,主要负责汇报的是左相李斯以及九卿。

和想象中的不同,大秦的朝会并没有太多的争端,大多都是九卿各自汇报,有需求请示,始皇帝也是直接直接批阅。

言谈简练,效率很高。

大秦朝堂内部并非一片和谐,少壮派,老成派,激进派,保守派,乃至于各家学问冲突……

只不过在始皇帝的压制之下,所有的矛盾和争斗都被压下,没有人会不开眼的始皇帝面前掀起党争。

尤其是例行的早朝会,这是用来办公处理公务的时间。

待诸公卿一一汇报完毕,始皇帝这才开口。

“如今齐地以晒盐而替煮盐,产盐大大提升,成本也有所下降,食盐有所宽裕,这盐价,该不该降,诸卿可有想法?”始皇帝将案前的奏折一一合拢,叠于案几一侧,宛若唠家常一般开口发问。

第一个开口的是右相王绾……

虽然右相王绾已经没有什么实权,但是涉及这种公务询问,自然还是要按照职位高低来排序。

王绾就是个活稀泥的,东拉西扯了好一会,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

降价有降价的好处,不降价有不降价的好处。到最后也没有实际表态。

“陛下,臣以为,不该降,也不能降!”

李斯皱眉看了一眼王绾上前开口。

“使民饿民知耕之重,使民弱民知战之重,使民相富,则国弱,使民相贫,则国强。”李斯开口做出解释。

在大秦,对于法家,这就是老生常谈了。

法家的驭民五术的根本建立在,在法家的认知当中,一国的财富是固定且相对的。

即国富民贫,民富国贫的相对理论。

国家贫穷到一定地步就会产生危机,不能掌握天下,政令不再通达,外敌会趁机欺凌,野心家会趁机乱政。

老生常谈的说法,也算是大秦目前的政治正确了。

李斯是实权左相,大秦目前又以法家为根基所在,故而反对之声并不多,有人赞同,有人选择中立。

直至轮到蒙毅……

“左相之言有失偏颇……”蒙毅站定摇了摇头。

“贫生盗,富生安,苏秦能佩六国相印,只使三顷良田。”蒙毅皱眉开口。

蒙毅之后,各郎官博士阐述各自的想法,其中支持李斯的占大多数,支持蒙毅的寥寥无几。

不过倒也没有引发激烈的辩论,大家都是安静阐述自己的看法。

直至诸卿全部说完,始皇帝偏头看向赵泗。

赵泗知道这是轮到了自己,躬身出列。

“该降,也得降!”赵泗认真的开口。

“当初在蓝田的时候制盐……我记得很清楚。”

赵泗当时让士卒找一些不能吃的盐来,他们带回来的是石头,是畜牲才会舔食的盐石头。

赵泗说他要的是不能吃,含重金属毒素,杂质众多的卤盐矿。

赵泗记得很清楚。

“那盐能吃,盐石头才不能吃!”

是的,所有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赵泗错了。

赵泗要的是不能吃的盐,那黑乎乎的全是重金属毒素和杂质的盐是能吃的,并且民间黎庶广泛食用。

这甚至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常识。

在那一瞬间,那股扑面而来的沉重和悲哀是赵泗一直所逃避的事情,他想要做些什么。

制盐,费劲千辛万苦带回来红薯土豆和玉米,本质上就是为了改变这种事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开局跟随刘备,以一手装逼大法混成蜀汉第一军师,灭东瀛,平漠北,渡北美,征南洋,铸就刘备一统天下,成千古一帝。吕布:太残暴了,想当年张元德在虎牢关一棍子把老子敲晕。张飞:俺四弟人中龙凤,独爱偷看村头王寡妇洗澡。关羽:论装比,关某仅排第二,我四弟天下无敌!赵云:军师,我必用坦克连踏平西方蛮夷之地?周瑜:元德,开航母去东瀛小国是不是有点过分?
雨夜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