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扬弓

第四十章

“原因何在?”董卓看着徐荣身上的那副旧甲,冷笑一声,“莫非是伱与那唐正有旧?”

徐荣不卑不亢:“有此原因,但并非只有此原因。”

“嗯?那你倒是辩解一二。”

“莫非董公忘了袁绍袁本初乎?”

“袁绍……”

董卓心中一惊,他倒是忽略了袁绍。

徐荣接着说道:“然也。莫非袁绍的不作为便让董公以为他安分守己不成?

“袁绍领中军校尉,手下有上千兵马。加上袁氏恩着四海,只需袁绍高举大旗,其余西园校尉必定从之。只是现在董公手下兵精将猛,故而袁绍还在隐忍。

“但若董公怀必杀之心,大举攻伐唐正,唐正必誓死抵抗。而那唐正自微末而起,靠的就是能征善战!届时,董公麾下兵卒伤亡必然惨重!待到那时……”

徐荣轻笑一声:“呵呵……袁绍还会隐忍不发么?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盖是如此!”

董卓还未说话,一旁与徐荣有仇的郭汜倒先问道:“那先前我等与丁原唐正之联盟交战之时闭口不言?反而现在才说,岂不是在为唐正计?”

“对啊,为何?”

徐荣答道:“先前,我方之兵仅有五千,而丁原唐正两军却有四千。双方实力相差无几,荣不信董公会与其硬拼!”

“嗯……不错。”董卓点头之后又问道,“但先前丁唐二人联合,其势不逊于我,但为何那袁绍却没有任何动作?”

“那唐正毕竟被陛下认为国舅,有这层关系在,袁绍即便举旗加入联军也未必能为主导。就算日后陛下论功行赏,为首者当为唐正,绝非袁绍!故而隐忍。”

“这……”董卓听得徐荣的话,不由得看向自己的智囊。

“文优?”

这徐业兴什么时候有这般见解了?真是他自己的见解吗?

李儒捋着山羊胡,眉目低垂,时不时抬起来看一眼徐荣,听得董卓呼唤之后便对其微微点头。

“唉……”董卓无奈一叹。

吕布见董卓有罢兵之虑,连忙劝道:“义父!以儿之勇武,闯军斩唐易如反掌!届时,主将身死,其心必散,根本不必忧虑伤亡之事!”

对于吕布之勇,董卓是亲身经历过的。听得吕布之言,董卓问道:“若我儿率本部之并州兵马攻伐唐正,儿可有信心?”

吕布闻言大喜,当即说道:“愿斩唐正之头献与义父!”

“好!不愧是我儿奉先!我令你……”

董卓话还没说完,就又听得徐荣说道:“董公真要令吕布攻元贞?”

董卓见徐荣竟敢三番两次打断自己的决定,满心不悦地问道:“如何?”

“若吕布此战胜过唐正自然皆大欢喜,但若他败于唐正……”徐荣再次轻笑几声。

“如何?”

“董公之势将大为受损,董公欲行之事便不可能了。”

吕布见徐荣为唐正故友,现在又一直在为唐正说话,阻拦董卓出战,阻拦他的立功时机。不由得大为震怒,喝问道:“你为何人,竟敢小觑于我?我于并州有飞将之名,我杀唐正如探囊取物!”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永嘉十二年,苏州府大水,房屋倒塌无数,良田被淹无算,数万百姓衣食无着,成为流民。李想穿越过来,就成了一名光荣的丐帮弟子,就在他感叹着老天或者系统不公的时候,却被一阵吵杂声惊醒。只见几名彪悍的汉子忽然闯了进来,为首的却是一名体型壮硕,膀大腰圆的少女。少女手提两只硕大的铜锤,至少五六十斤,这彪悍模样,后世的举重运动员,都没法比,这么猛的妹子可真是......没见过。少女环顾一圈,最后看到了李想,脸上露
佐蓝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本书融合科举+感情+朝堂+官斗+战争等各种元素)赵琳,本是华夏最为年轻的古文学教授。穿越后,成为了大周一个享有“文曲星”“神童”人设的少年童生。却被提学大宗师,断定为“为人轻浮,终生无成”。面对人设的即将崩塌,他凭借着两世的超凡智商、才华,一举拿下院试案首。乡试中,更是一举夺魁,成为解元,夺得“中原第一才子”的名号。他鸿运滔天,救下的乞丐是书画诗词四绝的江南第一才子。大周魏王、未来的储君、皇帝,
林桐
站奴
站奴
难不成是因为前世随意断更,竟遭老天恶意穿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主角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更可气的是现在自己的身份竟然是一名奴隶。前身跟随着同样的三蕃俘虏来到了这被认为是苦寒之地的东北,被发配作了一名可怜的站奴。此时他发现驿站内只有一人看守……于是他决定反抗!“毋宁死,不为奴!”(本书别名:我在东北建八旗)
晓晓松松
大明小相爷
大明小相爷
江湖,庙堂,人心叵测;我苏景将以武证道,玩转大明风云,任由那宁王鬼卫、血士,从中作梗,我都将以一己之力将其斩尽。世人当我是京城第一纨绔,可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廷之中,我置身为棋、甘心做臣,用自己的手段,挽这大明之乱,成为这大明第一相爷!
锁星光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