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扬弓

第十三章

第177章

蔡邕说罢,看向唐正的眼神中更是赞许。

唐正连道不敢:蔡公和康成公莫不是商议过,专门为我扬名而说,不然怎么专门损自己名声而涨我之名望?

呃……好像对于他们来讲,这样子也损不了什么名望,反而更加有益?

唐正脑中只闪过一瞬,便不再考虑此事。因为,这里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他见得徐岳将算经分发下去之后,个个都饶有兴趣地翻开竹简。

这时,他才露出一抹难以掩饰的微笑。他选择示书刘洪不就是为了现在吗?着书立传,传遍天下,收获大量名望,让此书的光芒掩盖他出身的不足,引得天下士子来投!

亦如郑玄郑康成。他出生时,郑氏早已没落,只能算是个寒门出身,莫说与袁杨相比,就算比起蔡邕所在的陈留蔡氏也远有不如。可他一路走来直到现在,着书数百万言,弟子数千,隐有天下所宗的名头!

即便是身为郑玄师兄的卢植、创立飞白体的蔡邕、有着“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称的荀爽比起他也远有不如。

创立“郑学”,今日的经学之集大成者,唐代选出的二十二先师之一的郑康成绝对算得上当世士子之魁首!

唐正不求能达到他的高度,有其十一就已足够了。

今日之会与其说是请诸多大儒来此查漏补缺,还不如说是此算经的发布会,向诸多大儒宣告此书的问世,向天下士子宣告唐正的到来!

“嗯……这个数字倒是有趣又简单。”

“不过,这初理算经未免太过简单。尚且不如九章算术之题,元卓不是说元贞之书有穷究算学之理吗?”

郑玄听得众人议论纷纷,开口解释道:“初理算经之内容极为繁多且复杂。于是,我等便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便将之分为上中下三部,每部三十六卷,共计一百零八卷。

“而且,这一百零八卷只阐述其理,未涉及其他。另有上千卷与实际相结合,需要用此算经之内容解决的问题及解答步骤。

“诸位手中的只是第一卷,适用于孩童启蒙的的算经内容。”

蔡邕听得郑玄所说,哪怕他早已通过唐正知晓也不由得暗自咂舌:唐正当年只拿过来了几卷,可没想到被他们一扩展,直接有了上百卷!

他想到之前被唐正省略了无数内容,而且又完全没有注释的三卷原始天书折磨得欲生欲死的模样,浑身一颤:还是详细些好,省略太多太折磨人了!

“启蒙之书?”众人闻言纷纷一愣,有人说道:“师兄,还是跳过这些启蒙内容,直接上元贞之书吧!”

郑玄看去,却是一位年轻男子,名为华歆字子鱼,与管宁、邴原合称“一龙”,华歆为龙头。

华歆早年曾拜太尉陈球为师,如此算来,也是他和卢植的同门师弟。

“子鱼何必如此急切?若无启蒙之书为基础,元贞之书怕是有些难懂。”

“子鱼?师兄?”

唐正轻轻地念叨了一声,此声被徐岳听得,便为唐正解释道:“此人名为华歆字子鱼,与邴原邴根矩、管宁管幼安合称一龙,乃一龙之龙头。仔细算来,他也是康成公与子干公的师弟。前些日子,他应大将军何进之召,为尚书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