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扬弓

第六十五章 元贞

平舒

唐正身着淡蓝锦衣跪在地上,面前是手持一梁进贤冠的蔡邕。

蔡邕正色道:“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

“周易有言:‘乾卦:元亨利贞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言‘君子四德,元亨利贞’。今日,我取其首尾冠字元贞,希望你能将你的‘正’字牢记于心,俯仰无愧于心。”

“正谨记于心。”唐正低头,方便其戴冠于头上。

此冠礼规模并不大,只有唐父母、蔡氏姐妹及赵符在一旁观礼外便再无外人。

其实以唐正的出身来讲,他是没有资格也没有必要进行冠礼。但在唐父及蔡邕的要求及昭姬的默默支持下还是选择了遵从。

……

泰山郡为兖州所辖八郡国之一,地处雒阳以东千四百里。

若想从幽州代郡至泰山,须得先后穿越中山国、安平国、清河国至兖州东郡,东郡由黄河划作南北,渡过黄河从东郡临邑至济北国,再由济北国至泰山郡,一路行来有两千里。

泰山南部有一城名为南城,南城中有一羊姓大族,七世二千石卿校。其族有羊侵,安帝时为司隶校尉;羊儒,桓帝时为太常。总之,泰山羊可谓泰山士族之冠!

只是现在的羊续羊兴祖,遭党锢牵连幽居于泰山南城,朝堂势力不显。

南城外有一竹林,林中有一茅草盖顶的竹屋,内有一清瘦男子,手捧竹简而读。

“扣扣扣……”

听得有人敲门,他打开房门却见有一中年男子携一男二女三名年轻人立于屋外。

即便有数年未见,他仍一眼认出了此人,惊喜道:“伯喈?你何时至此?”

蔡邕笑道:“今日方至,兴祖别来无恙?”

“哈哈哈……请进!”羊续将众人引进屋内之后,问道,“这位是?”

“唐正唐元贞见过世伯。”唐正朝其行了一礼,道,“常闻世伯爱鱼,今日路过武水之时曾捕有一尾鲜鱼,特献与世伯。”

羊续接过鲜鱼,顺手将鱼在一旁,微笑道:“元贞有心了。”

唐正见此心中咯噔一下,暗道:晚辈送长辈的鱼您也悬?而且现在您还不是太守啊!

“唐正?这个名字我倒熟悉,可是百骑劫胡营的那个唐正?”羊续认真看了一眼唐正,问道。

“只是以罢了!”唐正照例谦虚了一下,但心里却颇为开心:不枉我拼着性命完成的劫营之举,就连幽居于此的清流都有所耳闻。

在汉朝当官,家世、名望、相貌都有要求,现在的唐正只有最后一项达标甚至超标,但前两项却远远不够!

名望尚且好说,踩着数千鲜卑的尸骨,他的名字在士人中已经有了些许人知晓,实在不行就无耻一点当个文抄公,再或者借着数学扬名。

但家世这一项却怎么也改变不了,士族、寒门、布衣之间的差距甚至大到了不可逾越的地步!

或许只有再等四年后的黄巾起义或十年后的董卓乱政之时才有机会。届时天街踏尽公卿骨,就算是皇家士族一个不慎也会成为滚滚大势刀下的羔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爱卿,何故造反?
大明:爱卿,何故造反?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左手握把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
李昱作为一个刚毕业的人,本想通过做历史剪辑Up主谋生,不料却偶然推动了命运的齿轮!开局第一个视频,直指二世而亡的强秦。祖龙:我刚四海归一,你告诉我二世而亡?
小鸡吃老英
让你治水患,你刨皇帝祖坟?
让你治水患,你刨皇帝祖坟?
武华年穿到大乾朝,成了一方县令。武华年倾尽全力将卧龙县打造成了一方富县。武华年本想躺平,享受美好生活。谁知那一日大乾皇帝突然到访,使得他离自己躺平的梦想越来越远。
马龙藏海
大唐逍遥侯
大唐逍遥侯
作者很懒,当年误入书坑……玩够了,还是要把坑填上的。嗯,完本后,改个笔名,这样大家就都不认识我了。
工具超人
平乱传
平乱传
大琼帝国末年,百姓民不聊生,全国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最后整个国家四分五裂,呈群雄割据之势。赵阳也是起义军的一份子,看赵阳如何在群雄中夹缝生存,如何一个个消灭群雄,最终平定乱世,改天换日建立新的秩序。
败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