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扬弓

第三十六章 逃遁冀州

唐正可不知道王泽为人,照常道:“既然密信、细作均已送至,正欲先回家一趟,安顿好父母后再来府君帐下听用。”

王泽点头:“可。”

待众人离去之后,王泽召来一人,将他自己写下的一封信交到其手中,道:“将此信交到吾之从兄王允手中,记得莫要让其他人知晓,要快!”

“是!”

待此人离去后,他另召来一队人马,将那两名鲜卑细作和檀石槐手书交于他们,道:“将这些东西送至洛阳,交于陛下。”

“是!”

而后,王泽俯到其首领耳边,轻声道:“记得要在十一月二十二日当天呈交给陛下,不能晚一日,更不能早一日!”

那人听得此话一脸茫然,但出于信任并未多言,只照办便是。

王泽看着众人远去的身影,喃喃自语:“边郡呐!吾实在是受够了!”

远离太守府后,蔡邕也出得马车叹息一声,对唐正道:“你二人不该应下助拳之事,此事太过危险且你们驳了他的面子。以我观之,只怕王泽已将你二人记恨上了。”

“怎么会?我等送信而来,他应有好处,为何会如此?”

“他堂堂太原王氏需要你一个黔首送信获功么?若这样岂不是显得他极其无能?而且他招揽与你二人却遭拒,驳了他太原王氏之颜面。

“但待此事上报洛阳之后,陛下必会派人过来领兵代郡,此人应是我之好友卢植。若真是其领兵,以他之为人倒不会为难你。若不是……”蔡邕犹豫了一下,道,“若不是,贤侄且听我一言,若其人将你二人派往死地,定要想法脱身!”

“多谢蔡公提醒。”唐正闻言便将之记在心里。

“堂堂一郡之守,没想到心眼这般小。”待蔡邕回车之后,他感叹一声转头问徐荣,道:“徐兄,你为何拒绝郡守之意?”

“此人张口太原闭口王氏,显然看人极重出身,我出身寒门,只怕难以得到其重视。你呢?你不是也一样拒绝了?”

“寄人篱下不如自己做主。”

“说得好!正弟果然身怀大志!”徐荣赞道,“他日,待你做主之时,我来投你。”

“徐兄此言当真?”唐正一脸惊讶,他现在无有一官半职,所以对于徐荣这等历史猛人的态度就是只想着先打好关系。对于直接收服为用并没有抱什么希望,但现在徐荣此言却给了他一个惊喜,虽未直接效忠,但也有了希望!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对于徐荣而言,这个决定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他出身不行,虽有一身武略却未必能够发挥得出来,即便是凉州董卓用人不看出身,但这也只是传言而已,真实如何,他也不知。

而唐正此人,他是相处过几日的,整体印象与评价相当不错。虽然出身较他还有不如,但架不住唐正是蔡邕的救命恩人,还有蔡邕之女倾心于他。总之,唐正的前途比他可光明许多,如此一来,徐荣才给出了这么一个承诺。

“这日不会太远。”

“哈哈……”

……

出门之后,唐正率蔡邕一行先回了趟马城,以故友相见为名,将宋征一家骗到平舒。因为宋甲在县寺为吏,请假是要扣除月俸,所以并未跟随。唐正见此也好,免得到时还得专门防他。

又另外在互市中以相当便宜的价格另买了十匹良马后才返回家中。

唐正回到家中取了斩马刀见得唐父赵符,对二人简单将幽州之事叙说了一二,便对其道:“我欲将伱等送往冀州避难。”

“正儿,你说要我等逃往冀州,可冀州有三郡六国,不知前往何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汉匈奴王
大汉匈奴王
这是汉末南匈奴的故事。刘豹万万没想到自己穿越到三国,成了“其心必异”的匈奴王,与蔡文姬纠缠在一起。他蓦然发现,原来在大汉恢弘的篇章中,竟然有着这么一群胡人,替大汉镇守北关,甚至可能是你我的祖先。他们夹缝中生存,有人恨他们是爪牙,有人视他们为猛兽,有人把他们当走狗,唯独没有人愿意把他们当人。恰逢汉末渐失权柄,又有鲜卑崛起,匈奴难民大量涌入河套,汉廷最后用计再次分裂其部,之后再也无力握住缰绳。逐鹿中原
老李不似人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