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扬弓

第三章 射箭

卯时末,幽州的天已经亮了。

唐正梳洗后,换上家中唯一一件没有打补丁的布衣,束发提弓,背后背着仅装着七八支箭的箭囊,昂首挺胸,整个人显得朝气十足。

一旁的唐父赞叹道:“我儿随我,果然英俊!”

“怎么少了支箭?”

唐正面露懊色:“昨日练箭时崩裂了一支。”

唐父拍了拍唐正的肩膀,笑道:“无妨,等过些日子,为父再买些回来。”

赵符缓步踏出:“走吧,让吾见识一下唐家的神箭手!”

“定不使伯父失望而归!”

唐正三人一出门就遇到了正朝唐家走来的两个青年和一个少年。

其中一人正是昨日的李俊,还有一人是唐正的另外一个朋友李默,那个少年则是李俊之弟李玄。

“正哥儿!叔父!可是要去行商那里买些东西?”

“待会儿再去,我要先与我这位赵伯父先去练练箭。”

李默说道:“那好,我们也一起去吧!刚才俊告诉我说,正哥儿你现在可中百步外的靶子,我也想开开眼界。”

莫非他并未夸口?

一旁的赵符闻言心里也犯了嘀咕,但很快就将之抛在脑后,用不了多久射上一箭便知。

“也好,你们将我这几张弓和草靶拿上吧!好不容易来了行商,也许里面还有识货的人,能卖个好价钱。阿翁,这些皮毛你拿着找个地方卖了吧。”

很快,唐正六人来到平日练箭的地方,将昨夜刚上好弦的红弓递给赵符,道:“伯父可用力一试,是否有三石之力?”

赵符接过弓,轻勾弓弦,却发现此弓竟纹丝不动。

“有些分量!”

赵符端正站姿,左手撑弓右手拉弦,在一阵令人心悸的“咔咔”声中,此弓渐被拉满,而赵符也因此憋得满脸通红,手上额头上青筋暴起。

“绝…绝不止三石之力!”

这当然不止三石之力,唐正制弓又没有专业设备哪能刚好三石?有些零头很正常。

看得赵符将弓弦缓慢回复后,唐正才松了口气。刚才看赵符拉弓时的费力程度,还以为他会拉不住手滑一下。那样的话就算是空放了,空放是极为伤弓的,多空放几下的话,这张弓可能就废了。

还好这赵符也算知道点弓的基本知识,缓慢回复了。

这也让唐正对他的印象好了些,暗忖:“下次绝不会让别人空拉我的弓!”

“俊,你将这草靶放在百步外!”

“慢!”唐父接过草靶道:“为父来吧!”

“一步,两步,三步……七步,九步……二十三步,二十六步………七十八步。”

“百步!”

唐父心中默数着距离,最终在“百步”处站立大喊一声,将靶子固定好后小跑到唐正身边。还对着唐正眨了眨眼睛,脸上浮现出一种莫名的笑意。

赵符瞟了眼将后脑勺对着他的唐父,心中暗想:唐奇啊唐奇!为了你儿子,你连你的老脸都不要了!也罢,百步那就百步吧。

而唐正在这里练了十几年的弓,一眼就看见这距离别说百步就连九十步也欠了些,便也对着唐父微笑了一下,又隐晦地看了眼赵符,发现他无甚表示后也叹了口气。

赵符和唐父都是军中老卒,而且赵符比唐父资格更老,不可能看不出这十几步的差距。而他现在的表现说明他默认了唐父的作弊。

怪不得阿翁要亲自置靶,若李俊置靶定然老老实实地放在百步远处。

唐正也不言明,只当百步来射。毕竟唐父是为了他唐正作的这个弊。若为了显得自己很公正,将此话挑明了,届时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咔咔咔…”

唐正在这里不知射出了多少支箭,仅仅一两个呼吸间就调整好了姿势,引弓搭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汉匈奴王
大汉匈奴王
这是汉末南匈奴的故事。刘豹万万没想到自己穿越到三国,成了“其心必异”的匈奴王,与蔡文姬纠缠在一起。他蓦然发现,原来在大汉恢弘的篇章中,竟然有着这么一群胡人,替大汉镇守北关,甚至可能是你我的祖先。他们夹缝中生存,有人恨他们是爪牙,有人视他们为猛兽,有人把他们当走狗,唯独没有人愿意把他们当人。恰逢汉末渐失权柄,又有鲜卑崛起,匈奴难民大量涌入河套,汉廷最后用计再次分裂其部,之后再也无力握住缰绳。逐鹿中原
老李不似人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