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这是逼朕修仙啊

第17章 一唱一和

他倒要看看,赵高到底在搞什么把戏。

“那你觉得,是谁传出这样的谣言,想要置我大秦于死地啊?”

秦策盯着赵高问道。

“臣下认为,是儒家!”

赵高一声冷哼。

闻此,群臣皆惊。

居然说儒家!

要知道,儒家信奉和平相处才是立国之本,建国之道。所以儒家表面上和秦帝国是同盟身份。

小圣贤庄那边目前并没有做出什么反秦的事,比墨家要安分多了。

可是赵高竟然说儒家,这是何居心?

“陛下,臣觉得府令大人是在信口雌黄,儒家怎么可能做出那样的事情!”

一个人族大臣当即不满赵高的话,站出来反驳。

或许他是儒家的拥护者,又或者他和赵高是对立关系。

“这有什么不可能?”

赵高对那人族大臣冷笑一声,说道:“陛下,据臣所知,儒家早就有人反对我大秦了!不知陛下可记得当日泰山封禅中,儒家以古论今,妄图反对帝国之事。陛下生气,认为要将这些儒生坑杀。但是陛下仁爱,并没有下杀手!

“然而这些儒生不仅不感激陛下的仁义,还捏造出如此谣言,动摇帝国根基,实在可恨!”

赵高一脸怒斥的样子,冷哼道:“如今儒家在百姓中影响巨大,要是放任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秦策盯着赵高,在想,赵高为何要把矛头指向儒家?

想不明白,秦策看向淳于越。

淳于越虽是妖族,但作为一个博士,被公认为是儒家代表人物。现在儒家被赵高如何诬陷,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淳于越总该有点脾气吧?

然而,淳于越没有说话的打算!

“淳于越,你无话可说?那朕就按照赵高说的,造谣一事,算到儒家身上?”

秦策点名淳于越!

淳于越心中对秦策是非常恼怒的了,干嘛每次都点名自己,特意针对自己是吗?

不过,现在被秦策点名,却是他计划的一步。

他就是要秦策点名,这时立马出列,装着恭敬道:“陛下恕罪!发生这样的事,臣十分惶恐!臣一定彻查此事,如果真的是有儒生捏造如此谣言,臣一定格杀勿论!”

“正如陛下所言,若有人读了书,却不做读书人该做的事,那不如统统坑杀,埋在泥土之下,让他们再也不能在帝国的土地上搬弄是非!”

听到淳于越的话,秦策眯了眯眼。

他算是明白了,赵高和淳于越这一唱一和的是想干什么。

“引导”自己进行焚书坑儒吧!

原本还以为赵高把造谣的事赖到儒家身上,是想借机对付儒家。但现在看来,赵高早就和淳于越合作了!

他们想要促成的计划,就是焚书坑儒!

这可是非常“暴政”的啊!

所以说,这些异族贼子,巴不得自己走上暴政的道路,不断崩坏自己的气运,好让他们有出手的机会?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