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

第一百一十三章 陛下,迁都吧!

第113章 陛下,迁都吧!

最后赵高请求:“太傅请求,以陛下家传武功,赠送给适合修炼的新大秦将士,如项羽刘邦。”

他以为这件事要多费口舌,哪想嬴政随口道:“多抄几份让大家都学一学。”

群臣:“……”

陛下,你还记得我们多少人想求大内武功秘籍而不得吗?

太傅就一句话,你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还讲不讲基本的人情世故了啊?

嬴政心里直哼哼。

他一看战报上江白杀敌百千,就知道这小子肯定有独门武功。

那他还能不传给朕的两个儿子?

这时,赵高尬笑:“那什么,陛下,太傅的武功,的确要比大内珍藏高明百倍,奴婢,这个,已经学了。”

也是。

那还给啥?

“陛下,在北地郡到处跑的六国余孽可不少啊!”赵高道,“认识陛下的也有很多。”

另外,他还有一件事要跟江白商量。

于是,李斯又一次被拉出来,连夜悄然离开了咸阳,直奔北地郡而去。

“太傅,你的意思是,要迁都?”王翦沉声道,“不是我打击你,这件事不好办啊,我是将门出身,我太了解咸阳的格局,要想迁都,首先过不去宗室那一关。”

太傅,你个瓜娃子,伱的家传武功就这么随便传授给别人了?

可他心里却惊骇的很。

原因很简单,河运和海运。

“长城要是继续修下去更要花钱,因为要给民夫和军队给钱。”蒙恬道。

“算了,准备欢迎大军凯旋,”嬴政叮嘱,“找一个好点的地方,军营设置不要远离咸阳。”

赵高一愣,立马闭嘴。

“咸阳作为旧都更能发挥稳定秦国臣民的作用,但不适合作为融合七国,成就前所未有的大一统王朝赫赫威名的国都,两位比我更清楚咸阳的局限性。”

只有迁都,才最适合将整个天下的人才,先纳入大秦的中枢管理中来。

这件事他可不敢插嘴。

王翦和蒙恬在等诏令,两人见江白一直在画地图,仔细研究了一番,才发现他在考察天下各大名城。

没错,赵高学了江白传授给他的《葵花宝典》。

安抚天下要花钱,继续追击匈奴要花钱。

“中原之地,如洛阳此处,可兴修运河,通过河运拉动经济,将南北连成一体。水运和水利枢纽的重大作用,郑国渠已经证明了,两位上将军该不会不知道。”

“你不懂,”嬴政拍了拍龙椅,“咸阳太小,只适合作为秦国的国都而不适合作为天下的中心,朕打算找一个好点的地方,重建都城!”

蒙恬一看地图,吃惊道:“太傅怎么把国都规划到燕国故地了?”

江白将自己规划的草图递过去让蒙恬看。

“你们不会利用经济,或者说你们根本看不起经济,你们所谓的经济是一种蛮横的掠夺,迁都当然是个负担。”江白道,“就是不知道嬴政怎么想了,这项工程交给扶苏去办,我帮他想想办法,基本上前期投入的钱是不如修建郑国渠的费用的,这笔钱投资进去了,经济也就运转起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