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树青的老婆,她应该没记错吧。
周沉鱼看着红梅笑着走近,盆里全是婴儿待洗的衣物。
李秀菊凑近仔细瞧了瞧她,往常瘦削的脸蛋,如今圆润得跟孩子似的,一看就知道月子坐的不错。
红梅被看得不好意思,用力揉揉胖脸,挤出两坨肉,“大娘,我是不是胖了许多?快成猪头了。”
李秀菊是过来人,倒是不在意,只挑真话说:“胖了有什么打紧的?那说明树青把你照顾得好。女人月子坐好了,后面的益处大着。”
红梅害羞地低下头,“这还得谢谢大娘你呢?当初要不是有您说媒,我才不会嫁给他那个木头愣子,竟会气人。”她说到最后,话语里夹着些嗔怪,嘴上说不喜欢,心里却是甜腻地紧。
周沉鱼在一旁听着红梅好不情愿的话,吃了一嘴的狗粮。
红梅就近找个靠下的位置坐下来,她和李秀菊虽说隔了一辈,但是有了育儿之道这个共同话题,相谈甚欢。
周沉鱼默默待在一边,被动接收了许多育儿知识,听了一会,下游传来几个小毛孩清脆稚嫩的细语,他们从下游走上来,有男有女,大的在前,小的跟在身后,人手提着一个箩筐,里面装了几条鱼、几只虾,竟然还有小螃蟹。
虽然距离上回吃肉才过了没几天,但是对于周沉鱼已经遥远得像上个世纪。
她说,“原来这条小溪这么多小鱼小虾啊。”
村庄里的人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溪流里不仅有鱼虾,还有石螺、河蚌可以做成菜端上桌。
在村子长大的人怎会不知?
李秀菊望着周沉鱼蠢蠢欲动的目光,既心疼又含笑道:“是啊,天热了,想吃咱们也去捞一捞。”
周沉鱼的小心思总是躲不过老太太的眼睛,不再掩饰:“好啊。”
红梅纳闷几许,想到了坐月子那段日子听到的传言,笑道:“这些鱼虾个头小,身上没有几两肉。她们就是小孩子,抓着玩的。大娘,沉鱼妹妹想吃,你们可以去后山泉眼附近找,那保准多。”
李秀菊睁大眸,“是嘛?我腿脚不便,未曾走过那,原来竟还有这样的宝地。”
“上回树青进山砍柴,捡了许多回来,我吃不惯这些,奶奶又牙口不好,所以扔了好多。若是没人去过,定有不少收获。”
李秀菊洗干净被单,周沉鱼和她各拿一头,两人反着方向拧,“今天天气正好,等回去吃了午饭,我去挖些蚯蚓回来,再带上笼子去那儿看看。”
她们回来晾好衣服,浅浅睡上一个午觉,吃饱睡足,且待太阳西斜了一点,周沉鱼和宝玉带上李秀菊准备的蚯蚓,往后山的山泉眼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