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你会同定颍县令、县丞,让定颍县的百姓星夜启程,迁往郾城。”
“诺!”
“县令、县丞开城投降,自知袁术不会放过他们,他们肯定是愿意走的。”
“如果百姓不愿意走,你就宣称,袁术那边攻下定颍,要屠城,让百姓赶紧出城避祸。”
“遵命!”
刘琰起身,走近雷簿,小声安排道:“定颍县降兵的家眷一定要迁走,好生看管。”
“明白!”
刘琰转身看向陈兰。
“将军有何吩咐?”
“你带人在定颍城外多挖陷马坑,里边摆上竹木刺,记住,设上记号,以防友军误踩。”
“诺。”
“李通。”
“在!”
“你手下有多少骑兵?”
“一百。”
“够了!你先准备,明日你来诱敌。”
“诺!”
……
“将军,纪灵亲自领着三千骑兵突袭而来,已经离定颍不足五十里,龚都正在前面盯着。”
第二日清晨,刘辟归来,见了刘琰,喝了一大碗水,随后汇报。
刘琰此时召集了李通、雷簿、陈兰,正在州府商议军情。
刘琰急问:“纪灵的后军在何处?”
“后军刚刚出了平舆。”
果然猜得不错,袁术的军队马匹少,先锋骑兵只有三千,而且和后军拉开了距离。
“李通!”
“在!”
“你领一百骑兵,前去挑战纪灵,只许败不许胜,将纪灵引入定颍城下。”
“诺!”
李通正要走,刘琰提醒:“万亿,今早朝廷刚刚送来一批布甲,防御箭矢效果不错,你要不要换上?”
李通哈哈大笑:“没听说过用布做护甲的,我和手下一百骑兵,都穿铁甲,不必了!”
定颍城吊桥放下,劲风吹动旌旗,一阵烟尘荡起,伴随急促的马蹄声,李通领兵而出。
定颍城外三十里,大路烟尘滚滚,纪灵的骑兵也卷着烟尘杀来。
定颍县是汝南郡的西北门户,过了定颍,汝南郡一马平川。
曹军每次来劫掠,一旦突破定颍,就势不可挡。
袁术的领地里,每座县城的守备兵力大约一千人,因为定颍县位置紧要,袁术在定颍县放置了寻常县城三倍的兵力。
可是没想到,定颍县县令居然不战而降。
更让人忧心的是,这次定颍县县令投降,在豫州造成了不小的震动,周边多个县城也都开始动摇。
因此,袁术命令纪灵,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兵临定颍城下,以震慑诸县城。
“杀!”
纪灵听到前方有雷震般的声响,一支骑兵杀来。
为首的将领,纪灵认得,是西平县县令李通,这人本就不服自家主公,没想到已经投到了刘琰帐下。
刘琰是朝廷册封的豫州牧,如果其余县令也效仿李通,后果不堪设想。
“诸位,谁能斩杀李通,赏千金!”
“末将愿往!”
话音一落,纪灵身旁一个亲卫挟马上前,挥舞长刀冲锋而去。
李通也持枪上前。
两马一交锋,李通一枪刺中亲卫的脖子,亲卫耷拉半个脑袋,摔落下马。
李通看准纪灵将旗,拍马而来。
“纪灵,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