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宰执天下

第261章 留下来,化作肥料!

去年因为对大景陪都金陵起了鸠占鹊巢的心思,因而才攻打南直隶,不料在扬州府被歼灭。

从去年起,浙江各卫便在杭州城外的几个县城附近就设有一个千户所,所以倭寇近一年来都是无机可趁。

然而依着主动出击的计划,浙江沿海诸卫的兵马都集中在一起,海盗攻打几次便摸清了大景策略。

自然是和流浪的倭寇一同侵犯。

而杭州府各地走疏忽大意,久久不变策略,结果在沿海城阜伏有眼线的倭人对他们的行踪了如指掌。

这次倭寇避实击虚,引着他们东奔西走,令得诸卫官兵疲于奔命,却连倭寇主力的影子都找不到。

反而这些杭州城来了小股倭寇,守城卫兵便以勇冲敌,打开城门迎击小股倭寇,这是最蠢的行为。

因而,贾芸在靠近杭州府城的甄家别苑便听到了打杀声。

这一次,他们又被倭寇成功地引开了,他们只用数百人虚张声势,把杭州府的主力调虎离山。

实际上他们醉翁之意不在杭州,而是其他府……

贾芸向吴王府长史说了自己的看法后,便随着去见吴王。

吴王此刻倒是很狼狈,身上的袍子有些破烂,原本的王爷贵气也已经不见了,像个落魄流民。

但贾芸并未嘲笑他,相比衣衫褴褛的吴王,那些甄家抱头鼠窜的文臣和勋贵才是最恶心的。

吴王见到贾芸,没有问太多他出现在杭州府的原因,那会儿贾芸的人马找到他时,他才知道贾芸在杭州府。

此时,最重要的是先迎倭寇。

“贾将军,倭寇船停了几十艘,为何才几十个倭寇。”

吴王从小锦衣玉食,并未有作战的经验和判断,此刻指着那些垂头丧气绑在一根绳的倭寇,道:“本王这里,俘虏共有三十八个,算上你们带来的十几个俘虏,死去的那些,也不够啊。”

贾芸摇摇头:“王爷,抓老鼠投饵久了老鼠都会产生免疫,更别提那些刀尖舔血的倭寇。”

吴王听不懂贾芸说的什么免疫,只是道:“请贾将军解惑。”

“十几艘倭寇船,突然借着涨潮出现在江海沿岸,且卫所主力都在杭州府的四周。

他们以此扰乱我军判断,大股兵力却攻击其他地方,若是我没猜错,此刻嘉兴府,宁波府,严州府应该已经快要被烧杀抢掠。

倭寇算准潮退时间,在天亮时会撤出,到那时,浙江几府便真的会化做人间炼狱……”

吴王听闻,惊的出了一身汗,看着贾芸,道:“那怎么办,如今再去各府也怕来不及。”

贾芸道:“来不及也得去,快速集结兵马,杭州府留一支强兵守城,水师和骑兵分两路向各府。

第二,准备火油和水底龙王炮,弓箭手,他们欠的债,就让他们留在大景的疆土上化作肥料吧!”

贾芸道:“倭寇到了海上,我们抓不住,所以白才让他们次次卷土重来,如今只需要断了他们的路。”

吴王道:“如何断?”

“王爷派最好的侍卫水手,爬上他们的船,杀掉那些守船倭寇,还有他们的头领,埋下火药,在船底绑足十个水底龙王炮,等逃跑的倭寇上船时,直接引爆!

让他们葬身鱼腹,来年渔民们也好有个好收成!另外朝廷有单独的通道用来通传消息,百里加急也可用上,以最快的速度让各府不要出城迎战!”

吴王道:“这……能守住吗。”

贾芸叹了口气:“王爷难道没有研究过大景的城防图?江南沿海城池可不是那么轻易打开的!

况且倭寇仅有的火铳都是从咱们朝廷卫兵手上夺来的,他们不可能有太多火药炸城。

海上潮湿,大量的火药保存基本不可能,炸城需要的火药远远不是他们能够储存的。

现在,我们要去救那些住在郊野的农户!还有,王爷和我,留在杭州府指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王爷应该懂。”

吴王点头:“本王知道。”

看着和自己差不多年纪,在后世也不过是上大学年纪的吴王。

贾芸道:“要么他们死,要么,我们跟倭寇一起死,就算是死,也要赚够本儿!”

听闻这番话,吴王竟在炎热的夜晚觉得贾芸的话让他毛骨悚然,脸上的污血黑红,一双眼睛却格外明亮。

宁波府,双屿岛的海贼,黑大江踏上宁波这片陆地后,只觉自己还像站在甲板上似的,有种起伏不定的感觉。

他们怕了漂泊在海上的不定,没日每夜的上奔波,就算是他这样从小在水上讨生活的海贼也吃不消。

黑大江胡子拉茬,眼窝深陷,一身麻布衣服皱皱巴巴的,他疲惫地在靠在宁波府城墙外,问道:“还没有进城兄弟的消息么?”

“没有,小人已经找到二当家了,二当家说……”

说话的,是个尖嘴猴腮的男人,却穿一身大景百户的军服,黑大江便瞟了他一眼。

那人一拍后脑久,哎哟一声,改口道:“小人绝不敢欺瞒,守城的兄弟我是打通了的。”

黑大江点点头,叹口气道:“叫大家寻隐蔽地歇息一下吧,那些浪人,让他们先打,和景军打死了,我们直接抢。”

“大当……,可这么打不成啊,主力军都在杭州府,那甄家给他们的老夫人做寿。

这次连杭州府的校尉,千户都去混个脸熟,没有什么指挥的,而且那些浪人说聚就聚,说散就散,人家回了这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上。

朝廷上哪儿逮他去。咱们可以不是,为了配合那些浪人,咱们的船都拆散了,往后朝廷算起账来,可不是给我们海盗……双屿岛找麻烦吗。

虽说我在朝廷当兵吃粮,可曾也在海上没日没夜,跟只没头苍蝇似的为了银子转悠啊,尤其是冬天,许多兄弟都生病了,海岛连药都没有。”

黑大江缓缓地道:“你个小杂碎,当老子不懂这些?跟着那些浪人,可以流最少的血,拿最好的东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开局跟随刘备,以一手装逼大法混成蜀汉第一军师,灭东瀛,平漠北,渡北美,征南洋,铸就刘备一统天下,成千古一帝。吕布:太残暴了,想当年张元德在虎牢关一棍子把老子敲晕。张飞:俺四弟人中龙凤,独爱偷看村头王寡妇洗澡。关羽:论装比,关某仅排第二,我四弟天下无敌!赵云:军师,我必用坦克连踏平西方蛮夷之地?周瑜:元德,开航母去东瀛小国是不是有点过分?
雨夜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