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楚

第四百四十一章 牛耕

牛耕!

如今这个时代虽已有牛耕,但并不普及,根源便在铁制农具的匮乏。

各国农具多是木制,难以深入土地,以牛来拉亦是徒劳。铁制农具则不一样,它能深入土地,用牛来耕便能达到深耕的效果。

铁制农具虽好,却依赖于冶铁技术。而这又是楚国的强项。这两年熊槐一直与天工院一起研究提升冶铁技术以及效率,发明了水轮鼓风,不但提高了冶铁效率,而且风力的增大直接影响铁的纯度,不但可以冶炼铸铁、熟铁,甚至已经开始大批量生产铁质兵器。

农具无需纯度高的精铁,只要铸铁便可。这两年已宛城为首的冶铁重地招募了许多工匠来冶炼铁器。原本多用来生产兵器,而今有了提升农耕效率的想法后,熊槐又命许行主持铸铁农具的打造。

为了快速普及铸铁农具,熊槐又在三月底向各州郡印发了“关于提升各地农耕效能”的倡议书,令各州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结社的方式共享使用铁制农具。

熊槐预计要推广铁制农具,至少要三年的时间。

生产工具有了,接下来为了最大限度的提升生产效率,那就需要变革生产方式。即,如何使用牛耕?

熊槐原本就是农村出身,虽然家里的地很早便被村里征收修建厂房,但他现在隐约还记得小时候耕作的情形。

国内外无甚大事,熊槐索性做起了甩手掌柜,每天拉着许行往天工院跑,研究新式的农具,以及如何使用耕牛。

他不但自己践行农事,还严令诸王子、公主随行,让他们从小便知农事。知其不易,方会珍惜。他的子孙日后绝不能说出“何不食肉糜”这种荒唐的笑话。

而且熊槐心中谨记,他变法强国,绝不可按照商鞅的“耕战”理念,他宁愿慢一些,也绝不“愚民”,给后世之人带来无穷的祸患。

天工院最初研制出的是二牛三人式的单辕犁,二牛挽拉三人共同操作。即由一人在前牵二牛,一人于单长辕的一侧控制犁辕,一人在后扶犁。

但是熊槐并不满意,这种耕作方式在畜力缺乏的当下,很难普及。他随即提出了双辕犁的想法,这种犁只需要一头牛便可以拉动,也就是一人一牛的耕作方式,非常灵活方便,易于普及。

一人一牛的方式虽然有些超前,但是熊槐也没有要求天工院现在就研制出来,毕竟铁制农具也还没有普及。

无法则不行。工具虽然有了,但是要快速普及,还需要配套的立法。熊槐将立法的任务交给了国府的右尹昭翦,着令他年底之前制定出详细的律法颁布各州郡试点施行。

忙完这一切已经是四月底。风吹日晒许久,熊槐的皮肤粗糙了不少,就连小瑾瑶都晒成了小麦色,他又不得不软语安慰瑾瑶的母亲田夕,说是捂一个冬天就能捂白。

蜀地。

这里一片是渺无人烟的高山密林。在林中一处不知名的山谷的入口处,一名衣衫褴褛,脸上布满划痕的男子从谷口处蹒跚走出,从身上服饰可以依稀辨认出是楚军的制式服装。

当他看到眼前开阔的景色时,难以自抑地仰天长啸。

走出来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从南明末代皇帝开始
从南明末代皇帝开始
众所周知,打灰是一门技术活。土木老哥魂穿明末,却好死不死穿到了桂王朱由榔身上。这位原本的跑跑皇帝,本来是一个笑话,东躲西藏跑过五十多个地方,最后还是难逃一死。“这可是地狱难度啊,可我啥也不会,只会打灰,这可怎么办?”求生的本能下,桂王勉强登基,开始自救。紧接着明清之际的一众名臣、将星闪亮登场:堵胤锡:“你说这个,叫水泥手榴弹?还能伤人?”李定国:“这叫混凝土的东西实在是神物!用来筑城,必是坚城,千
大白萝卜烧牛腩
开局假太监,我把女帝看个底朝天
开局假太监,我把女帝看个底朝天
一朝穿越,被皇帝发现假太监身份,生命垂危,好在他能看到人生剧本。,把女帝哄成了乖乖女,从此平步青云,步步高升,权倾朝野,称霸武林,独步天下。
木燃青
穿越明朝战神崇祯
穿越明朝战神崇祯
特种兵教官龙成弼,穿越到即将挂歪脖树明朝皇帝朱由检身上,突破束缚,改革赋税,还政于朝,打造最强军队,一个爱亲征的战神崇祯皇帝,收编闯军,收编大西军,振兴华夏。
净坛八戒
伐晋
伐晋
公元347年,东晋第二次北伐彻底失败。两年后,赵国皇帝石虎驾崩,其诸子为争夺皇位致使中原大乱,东晋朝廷派遣大将司马勋乘机再次北伐。苏赫在乘游轮出海旅游的时候发生意外,坠入海中,灵魂穿越到这个最为混乱的时期,变成一名十四五岁的晋人少年。开局被匈奴骑兵俘虏,成为奴隶。且看苏赫如何以弱小的身躯,运用后世的知识,搅动时代的风云!
壹更摸鱼
三国:我在蜀汉朝九晚五
三国:我在蜀汉朝九晚五
简介:回到汉末,绑定系统,杨业只想朝九晚五,不想996,007。刘备:“子瞻有旷世之才,就是疲懒了些,当狠狠磨砺。”杨业:“为了我的躺平大业,当多拉些人来才是”诸葛亮几岁了?徐庶如今在哪?还有那谁谁……
丛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