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荒年,我靠捡破烂成王爷

第七十二章 慧姨的小心思

许三平正常聊天的口吻:“董小姐为何这样讲!”

董槿书边揉着鼓囊囊的肚皮边回答:“看不出来嘛,她觉得你在酸梅汤生意中不可或缺,但如果换做木薯,无足轻重。”

许三平颇为讶异,她竟也能瞧穿慧姨内心的算盘,看来并不似表面般纯傻天真,脑瓜子还是装着些正常东西的。

他语调自信地道:“不,慧姨只要是想在青楼中办餐饮业务,不管木薯,或者别的,都绕不开我。”

董槿书懒洋洋的打个哈欠:“难不成木薯也能熬汤。”

“不能!”

许三平先是摇头,接着慢条斯理的掰手指报菜名:“但能做木薯蒸糕,木薯糍,木薯炸片,尤其重要的是能够滤出淀粉做木薯粉条,木薯米线,木薯搅团……”

董槿书听得垂涎欲滴,眼冒精光,一把掐住他衣领:“给我吃,给我吃!”

许三平:“⊙_⊙”

他瞪直瞳孔,郑重地道:“要做出这些东西需要器具跟流程,所以咱们先办场地好嘛!”

董槿书瞬间来劲,双袖挽高裸露半截细臂:“说吧,怎么办。”

许三平目光转向周寡妇,缓缓地讲出蓄谋已久的策划:“周大姐,往后除去酸梅汤我肯定还会制造更多东西,如果把你家改造成专门用来生产的场地,能行不?”

木薯食品加工相较酸梅汤要更复杂,成本也会更高,不能在院中开展,得室内进行防止技术手段外漏。

周寡妇毫不犹豫的点头:“能行,当然能行!”

许三平自是欣喜:“好,那月儿,周大姐,你们先商量商量具体的改造事项,我去趟二嫂家。”

他安排完毕即转身,在距周寡妇院外十几米的草丛中,刨出四五个来时提前藏好的木薯,径直朝田小芳家走。

唐小喜在后追赶:“姑爹等等,我跟你一块去!”

分界崖下,几乎全村妇女倾巢而出,带着娃儿给自家男人打气,攀上去挖运木薯,甚至有些手快脚健的,早已架好火堆开始烤炙。

刺啦啦!

水份蒸发,皮层鼓裂,香气四溢。

孩童们蹲在旁边如下午时候的唐小喜般,目不转睛,口水流满整个前襟。

民众们此刻方才明白许三平为何前些日子要雇人挖凿崖壁,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缆车倘若投入使用,会更方便更省力。

西崖湾农田中,正在打理庄稼的男男女女嗅到随风扑鼻飘来的清香,不禁停锄具陶然忘我,寻而远眺。

“好像是分界崖那边。”

“你们瞧,好多东崖湾的人都在攀崖,还有些生火的呢,他们又整什么?”

“走,过去看看!”

东崖湾岔路口,急忙返回县城做足准备,带好银两的慧姨,领着大桃小杏二人跟六个手推木车的壮丁,远远走来高声吆喝:“收购木薯喽,一斤六十枚铜钱!”

“一斤六十枚铜钱,乡亲们不要错过赶紧出货。”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武将乱斗+轻松造反+历史人物尽显光辉]泥头车司机业绩+1,刘和穿越到穿越人次最多的三国时代,成为汉室大宗正、幽州刺史刘虞的独子刘和。刘虞忠于汉室,拜幽州刺史假节北方四州,堪称天胡开局,但唯一的独子却一心想要造反……刘备有五虎上将,但刘和丝毫不慌,反手扔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刘和:董卓匹夫,虽然你有天下第一的吕布当义子,但如果我打出李元霸和李存孝两张王炸,阁下当如何应对?不要问我有多强。别问,问就是
咕噜噜的扇叶子
大汉匈奴王
大汉匈奴王
这是汉末南匈奴的故事。刘豹万万没想到自己穿越到三国,成了“其心必异”的匈奴王,与蔡文姬纠缠在一起。他蓦然发现,原来在大汉恢弘的篇章中,竟然有着这么一群胡人,替大汉镇守北关,甚至可能是你我的祖先。他们夹缝中生存,有人恨他们是爪牙,有人视他们为猛兽,有人把他们当走狗,唯独没有人愿意把他们当人。恰逢汉末渐失权柄,又有鲜卑崛起,匈奴难民大量涌入河套,汉廷最后用计再次分裂其部,之后再也无力握住缰绳。逐鹿中原
老李不似人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