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倒行逆施

真等他们来了,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至于朝廷大军?

这就更扯了,光是奏报的往返时间,再到调兵遣将,准备辎重粮饷的时间花费。

待到清廷大军真的南下了,怕是在座各位的坟头也该长草了。

而且,康熙现在也没办法派大军南下了。

因为他的漕运让人给断了!

漕运,那可是沟通南北,同时为北方持续性输血的重要运河。

刘儒汉的八卦教教众信徒数十万,一朝起事百万响应,可实际也就那么回事。

论起战斗力,别说明军了,便是最开始起事的林俊都能与其掰扯一下。

刘儒汉实际上还是托的清军在河南驻军不强的便宜,加上清廷赈济河南水灾不利,虽主要都是贪官的错,但这还是让河南,尤其黄河两岸的百姓民怨沸腾。

他们不管谁贪的,他们只知道朝廷不管他们,坐看他们饿死不说,还抽调了流民里的壮劳力去修河堤。

而朝廷又是康熙这个皇上的,所以这些水患而来的流民百姓直接把康熙也给怨恨上了。

不过,贪官这么放肆,也都是康熙求稳纵容来的,所以怪他没有错。

靠着这些流民,加上本身的教众信徒,刘儒汉这才得以坐大,但他的好运气也就到这里了。

康熙从晕厥中醒过来,第一时间便果断下令,调直隶大军前往平叛,而刘儒汉这位大汉王似乎也是一路太顺利,膨胀了,居然真的敢迎战。

于是乎,没有任何意外,刘儒汉大军直接被清军击溃。

而就在康熙打算毕其功于一役时,山东的候棠、郜文龙两部义军,居然胆大包天,直接袭击了漕运。

然后还真让他们成了,山东的驻防清军同样没多少,就一万七。

漕运一断,那这可是直接坏了大事了。

京城的米价几乎在消息传来的当天就涨了一成,不说京城百姓,便是许多王公大臣也都争着抢着去购米。

康熙三令五申,好不容易才把这事暂时压下,随即连刘儒汉残部都不管了,连忙召回大军前往山东平叛,把漕运夺回来。

刘儒汉得以大难不死,随即果断吸取教训。

北方局势自此彻底糜烂,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这些,隆科多自然不知道。

就连广东被林俊搅和的那些事他都不清楚,更何况北方呢!

而吃了隆科多画的三张大饼,南京城的几位大人虽还有些心神不宁,却也不得不暂且压下,转而开始执行起了隆大人的命令。

一时间,整个南京城的士绅富户都是遭了殃了。

虽然隆科多说的是不够了再去摊派,但懂得都懂。

有钱不赚,王八蛋嘛!

那些真正的大族豪门,这些人自然不敢太过分。

毕竟谁知道那些大族在朝中有没有人,隆科多手眼通天是不怕,可他们不行啊!

不过大族不好惹,那些寻常富户豪绅就不必客气了。

甚至发展到最后,不仅是富户豪绅,便连摊贩走卒,普通百姓,也都被强行摊派。

有钱的摊派,没钱的充军。

短短几天时间,南京城中,无数百姓纷纷破家,不少富户同样家产大缩水。

而参与此事的南京上下官吏,同样是吃的盆满钵满,便连李煦、曹頫这两位康熙暗碟,也都分了一大杯羹。

前者家产在苏州被一锅端了,自然得找补回来,后者则是新晋织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民怨沸腾,倒行逆施。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平乱传
平乱传
大琼帝国末年,百姓民不聊生,全国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最后整个国家四分五裂,呈群雄割据之势。赵阳也是起义军的一份子,看赵阳如何在群雄中夹缝生存,如何一个个消灭群雄,最终平定乱世,改天换日建立新的秩序。
败于情
红楼医梦
红楼医梦
实习军医李享意外穿越红楼世界,时值三月春暖,举国迷梦,殊不知凛冬将至,大厦将倾。风云际会,人来人往,李享既要救人,还要救国……
牛头波比
大明:汉家霸业
大明:汉家霸业
大权重握!灭建奴,重回库页岛!扫漠北,有北海!西出葱岭,西海归!南平中南,打通印度洋!要让!大明立于世界之巅!
千山一笑
颠覆战国之魏国
颠覆战国之魏国
都市资深宅男申魏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战国的魏太子申,而且还在前往马陵之战的路上,第一件事就是如何保命。紧接着就一口气遇上了秦孝公、秦惠文王、楚威王、齐威王等一群雄才伟略的君王,还不算他们手下的顶尖人才。利用自己有限的历史知识和肠子都悔青了的知识水平,如何在战国中生存下去
水动
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
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
穿越藩王第一守则,当个闲散王爷。什么?你告诉我穿越到了大明,并且还是一辈子都被软禁在应天府的吴王?他的好四叔燕王朱棣亲率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没系统前,朱允熥只求打退燕军,就藩当个闲散王爷,实在不行就偷偷坐船跑路。绑定系统后。朱允炆?朱棣?他们是什么东西?皇位还得本王来做!第一次签到,大雪龙骑军!一战灭朵颜三卫,打的朱棣怀疑人生。就藩杭州府,惩戒贪官,实行洪武祖训,扒皮充草。发展海军,提前开启殖民时
山里小飞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