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第五十五章 速取南安

泉州府,南安县。

这时的南安县已然乱成了一锅粥,台弯朱逆聚兵数万割据泉州西南,如今又要进攻泉州府城的消息,不仅传到了巡抚吕犹龙的手里。

同样也传到了泉州府城,乃至周边诸县镇内。府城及其它县镇暂且不提,这南安县可是府城西北的屏障。

明军若要从安溪县南下打府城,要拔的第一站就是南安县。

更要命的是,原本驻扎于府城的那几万官军,早在十多天前就跑去兴化府剿贼了,到现在都还没回来。

整个南安县,包括后方的府城,拢共也就那么几十个衙差捕快……噢,还有那么一队专门看城门,负责查验百姓路引以及收取过城费的看门兵,战力可以忽略不及。

要这个时候台弯朱逆率军前来,府城不好说,但南安县肯定守不住。

几乎在消息传来南安县的第一时间,整个南安县的大户豪绅,能走的全部都在收拾家产行当,雇佣车马护卫,准备出城避祸。

他们有的想要躲到下面的乡镇里去,有的则想要南下前往府城,还有的,直接想要一路往东,往还有大后方的福州去。

总之,所有人都在想着一切办法,离开南安县,甚至离开泉州府。

毕竟,这里可是马上就要成为战乱之地了。

至于有人说什么台弯朱逆是讲规矩的,不会乱杀当地士绅,只要给了买命钱(借粮被传成了买命钱,好像也没啥问题……),那就绝对不会有性命之忧。

只不过,这种道听途说,谁会相信?

那可是反贼啊!而且,还要他们付买命钱,简直开玩笑?

然而,这些大户豪绅们能跑,南安县的官员们,上至县令,下至主簿巡检这些人,却是跑不得。

首先,大清律例,官员守土有责,不论是能不能打赢,这没有朝廷诏令就弃城而逃,那不仅要掉脑袋,甚至家人都是要受牵连的。

本地官吏还好,南安县令却是异地为官,家眷都在北方老家。

怎么跑?往哪里跑?

县令走不了,自然也不会让其他官吏们走,富户豪绅们走,他不能拦,也不好拦。

可朝廷命官要跑,那他自然可以随时砍这些人的脑袋。

因此,明明明军都还没抵达南安县,整个南安县李的大户豪绅,就已经在明军赶路的这些天里跑了个精光,仅留了一些亲信家奴负责看护余下的不动产。

而南安县县令,这些天里同样也没闲着,一面派人不断往府城传信,请求府城增援。虽然可能府城也无兵可派,但总得表个态不是,自己这边越凶险,届时,不论守不守得住,都能捞到好处。

另一方面,同样也抓紧时间,募集乡勇,准备守城,坐以待毙是不可能的,投降更不可能。

至于募集乡勇的钱从哪儿来?当然是那些跑路的大户豪绅们付了,他这个南安县令都“没看见”他们出城了,那他们自然也得给个表示不是。

就在南安县这边疯狂募集乡勇民夫,准备守城的时候,明军前锋第一镇,在连续走了四天时间后总算是抵达了第一站南安县辖境。

安溪县易守难攻,同样山路也不好走。尤其是通向南安县的道口,不仅狭窄,还特么九曲十八弯,愣是让他们多饶了一整天,才终于抵达。

朱怡炅说到做到,说要提兵三万,进攻府城,那就进攻府城。

既然做戏,那就做全套。要不然,如何吸引清军举兵前来跟自己决战呢?

而且,退一万步来讲,若是清军真的不来。

呵呵,那这泉州府就归他了。

自古以来,漳泉二州皆是福建造反圣地,原因就在于这俩地民风剽悍,加上官府压迫,神明信仰什么的。

只要吕犹龙能忍得住不带兵过来,那他就敢一个月内鲸吞泉州府,再扩军十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汉匈奴王
大汉匈奴王
这是汉末南匈奴的故事。刘豹万万没想到自己穿越到三国,成了“其心必异”的匈奴王,与蔡文姬纠缠在一起。他蓦然发现,原来在大汉恢弘的篇章中,竟然有着这么一群胡人,替大汉镇守北关,甚至可能是你我的祖先。他们夹缝中生存,有人恨他们是爪牙,有人视他们为猛兽,有人把他们当走狗,唯独没有人愿意把他们当人。恰逢汉末渐失权柄,又有鲜卑崛起,匈奴难民大量涌入河套,汉廷最后用计再次分裂其部,之后再也无力握住缰绳。逐鹿中原
老李不似人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