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第五十一章 海澄破败

离开行宫,吴外还在思索着应该如何组建锦衣卫的事。

锦衣卫,那可是前明最恐怖,堪称可止小儿夜啼的情报暗杀特务机构,虽然有夸大的成分,但名声还是很响亮的。

就连民间的话本戏文里,都不忘加上这个令人谈之色变的名号,只不过多是反面角色。

吴外在厦门的这几个月,除却到处打听消息,结交朋友以外,对此也有过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其实也存在过锦衣卫,不过只存在了一年就改名了,乾隆年间还出了一位人人皆知的大人物。

那些个三教九流,跑马商贩,确是可以发展为锦衣卫的外围组织,不过内部成员,还是得用那些拥有专业技能,最好是军队出身。

不过从军队里借调,就算大王同意,怕是也会引起军中将领的警觉,得想想办法。

吴外沉思着,就这么走出了行宫大门。才一出门,亲自站岗戍卫的张阿山连忙朝其见礼,神色颇为恭敬。

见此,吴外一愣,有些奇怪,但心中有事的他也没多在意,同样拱手还礼后,便匆匆离开了。

不提厦门这边朱怡炅因为忧心军队派系之争,而提前建起了锦衣卫。

且说明军南北两路同时出击,徐进统帅的南路军乘坐水师战舰横渡海峡,于当天便进抵海澄县。

“徐镇,快看!”

大军阵前,徐进这个指挥使骑马缓行。这时,一旁同样骑马,却落后半步的副指挥使林亮伸手一指海澄县城门上方,那里正吊着一具尸体,尸体身上还穿着一身破败的清廷官袍,就这么暴晒在烈日之下。

县城周围,那些瘫靠于城墙或者路边的灾民,一见有大批“官军”到来,顿时都吓得魂飞魄散,四散而逃。

也有部分没跑的,不过不是已经变成了尸体,就是饿得没力气再跑,只能木然的看着徐进这支“官军”,等待屠刀落下。

徐进见罢,甫一伸手,林亮驱马上前。徐进对其耳语了两句,林亮点点头,下马带着一队士兵跑向了那些瘫在路边等死的灾民。

因为离得远,倒是听不到林亮说了什么,只见到其拿出了饼子等干粮,引得一众饿的无力的灾民哄抢。

然而,林亮把刀一抽,灾民们便瞬间又安静了下来。

过了好半天,林亮这才带着士兵返回,朝着马上的徐进拱手说道:“徐镇,末将已经打听清除了。那城墙上吊着的,正是原海澄县令,这些愚民不知其名,只知其叫桑大人。”

“而他们皆是这海澄县百姓,都是当初被那林大王……额不,是林大将军,百姓愚昧,见谁都叫大王。他们都是从那林大将军手中逃脱的灾民,由于林大将军带走了县中所有粮食,就连海澄县令也被其所杀。”

“加之伪清全然不管这些灾民死活,而他们又无处可去,便只能待在此地,浑浑噩噩,自生自灭。”

“呵,那林俊不过一乱世草寇尔,也配称大将军?”徐进却是一脸冷笑。

林亮闻言,连忙附和:“徐镇所言甚是,那林俊,区区草寇,怎配称一声大将军?”

“……好了,先进城吧!传令下去,将这县里的无名尸首全部就地掩埋,至于那位桑县令也放下来一并入土为安吧!切不可让此县于我大明治下发生了瘟疫。”

骂完了,徐进开始下令善后,战争时期,这尸体一堆积,不进行掩埋处理,时间长了,很容易就会爆发瘟疫。

而古代的瘟疫,往往都是跟着军队走,因为古代军队死人最多,且卫生条件也最差。

徐进骑马环视海澄县周,这趟他算是白来了,看似不费一兵一卒得了一县,可这县城的残破,着实超出了徐进的想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汉匈奴王
大汉匈奴王
这是汉末南匈奴的故事。刘豹万万没想到自己穿越到三国,成了“其心必异”的匈奴王,与蔡文姬纠缠在一起。他蓦然发现,原来在大汉恢弘的篇章中,竟然有着这么一群胡人,替大汉镇守北关,甚至可能是你我的祖先。他们夹缝中生存,有人恨他们是爪牙,有人视他们为猛兽,有人把他们当走狗,唯独没有人愿意把他们当人。恰逢汉末渐失权柄,又有鲜卑崛起,匈奴难民大量涌入河套,汉廷最后用计再次分裂其部,之后再也无力握住缰绳。逐鹿中原
老李不似人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