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金榜,一声宇文拓天下惊

第110章 屠龙宝刀,武林至尊,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在金榜刚刚曝光了三把神兵利器之后。

九州中的武侠人物们就已经坐不住了,他们没有想到这次上榜的神兵利器,居然会这么有灵性。

“君子剑淑女君,我超,这是一把双刃剑啊。”

“我本来以为神兵利器指的就是特别锋利的宝剑.............没有想到要求这么高。”

“是啊,本来我还想着家里有好几把削铁如泥的好剑,要是运气好的话,说不准就上榜了呢。”

在场的九州人士们发出惊悚的赞叹。

他们对于这样的发展...........属实是有些没有办法接受。

................................

................................

就在众人还在议论纷纷的时,金宝很快就将最后几个名剑曝光了出来。

比起............之前所说的那几把,接下来公布的神剑明显名气要大很多。

[第二十七名:巨阙,农家“黑剑士”胜七的佩剑,这把剑曾经号称天下至尊。]

[他是楚国曾经的神剑,继承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信念。]

[其重量非常可怕,远非常人可以举起。]

“这不是楚国的一种神剑吗?”

“听说那个国家口号还很响亮,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啧啧啧............那行,看起来马上就可以给这位剑客收尸了。”

[第二十六名:倚天剑,正所谓屠龙宝刀,号令天下,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倚天剑和屠龙刀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两把神兵,而他们的原型来自于同一把兵器——玄铁重剑。]

[在独孤求败明悟了无剑胜有剑的道理之后,他放弃了这把绝世神兵..........随后这把神兵被铁匠煅成不同的两把兵器。]

“乖乖............只是它的一部分就已经是天下有名的神剑了,屠龙刀和倚天剑合二为一的玄铁重剑到底有多么厉害。”

“以后求败真的是一个败家子,他居然连比这个更厉害的神剑都不要。”

“我好酸啊............这样的时间我苦苦哀求都得不到一把,他却有那么多。”

九州的人士听到了这次的介绍之后,他们更加抓狂了。

现在关注了九州神剑榜的人,有不少都是爱剑的人。

他们...............虽然不一定是非常厉害的剑客,但是毫无疑问,他们都曾经把钱都花在重金去购买神剑上。

如今他们那些已经有引以为傲的收集品,全都没有派上任何用场。

在真正的神剑面前,那些东西就像废铁一样。

这让他们感觉是崩溃的事,独孤求败对于这些东西毫不在意。

他随意地丢弃两把可以让他们花费无数金钱的神剑。

而且对于剑士来说,一把剑就相当于他们的第二个生命..............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舍弃的存在。

独孤求败现在的所作所为,对于任何一个爱剑人士来说都是非常大的侮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生:要来一颗金丹吗
长生:要来一颗金丹吗
道友请留步,要来一颗金丹吗?修行为长生,长生助修行。再世为人,误入仙途,长生伴我身,可……修行圣地是假,炼蛊场是真,就是卷。好在我有长生之法。金丹可助人修行,而我又能获得寿元?这么好的大道之法一定要与大家分享。“道友留步,听我为你细数一下这金丹的好处……”“我的我的!”“这是我的!”寿元+1,+1……“哈哈哈,我悟了!”寿元+15。我有一金丹大道,可助人修行,所以这位道友,要来一颗金丹吗?
爱打挺的咸鱼
人在洪荒:开局收尸混沌神魔
人在洪荒:开局收尸混沌神魔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竟然被自己的金手指系统给坑了!本来都说好了,由系统带自己跑到盘古开天的时间节点,收几具混沌神魔尸体好回去赚把大的呢!——结果……回不去了!江道感觉很悲催!他是真不想留在洪荒啊!这个每天打打杀杀、动不动就天地量劫降下的世界,又哪里比得上地球那些长腿小姐姐更吸引人呢?只可惜,随着‘好人’盘古莫名其妙送给他海量开天功德后,【收尸就变强】系统竟然也随之升级为了【洪荒收尸人】系统!而他,
胖子都是潜力股
重生后,大师姐手撕全灭剧本
重生后,大师姐手撕全灭剧本
风月宛重生了。她是“抢”了时醒的机缘重生的。想她自重生以来也是兢兢业业地修炼,满怀责任地要帮时醒完成阻止仙魔大战的任务。可是,风月宛觉得识海里那个时醒太过分了,他是把她当成了上一世的他往死里修炼啊。不行,她得把这一世的时醒也拉过来接受荼毒!...
瑕方怨
紫府御兽恶意修仙
紫府御兽恶意修仙
我就是要恶意修仙!你的恶意,就是我的修仙动力!带着天道紫府,御兽而来。从废材卑微开始,到超凡入圣,长生仙道!甭管人妖魔兽,诡怪仙神,都挡不住我的步伐!因为……你越是恶意满满,我越是动力十足!
江中小白
天韵决
天韵决
在一个神秘的世界里,修仙已经成为了主宰力量的途径。修炼者可以通过掌握天地灵气,修炼法术和绝学,突破凡俗束缚,通往更高的层次。
江沅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