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金榜,一声宇文拓天下惊

第56章 远渡寻仙之人,六大皇朝的行动

而这样的场景已经不止在大宋朝廷上演了............几乎每一个皇朝都开始嫉妒大秦了。

只不过,在大宋,对于群臣来说已经是见怪不怪的场景了.............基本上其他国家出了一个高手,赵构就要无能狂怒一次。

现在的大臣们,都恨不得自己的国家里出现一个铁胆神侯朱无视那样的皇族造反高手。

等到那个时候,不仅满足了大宋,没有绝世高手的弊端.............还可以趁势换一个更好的皇帝。

虽然武艺高超的人不一定能治理好国家,但是再拉胯的人也不会比赵构更差。

如果这一次排的并不只是武林高手榜............而是点评各大皇朝的皇帝的话。

别的皇帝不知道,自家的皇帝绝对可以荣获倒数第一名的好成绩。

“先是东皇太一,又是徐福,下面还有纵横家的两位大宗师,大秦那边的高手真多啊。”

“不仅是武林那边,他那边的将军和士兵也比我们厉害很多...........真打起来的话,我们只能割地求和。”

“不光是这些,我们的皇帝也比不过人家啊!”

群臣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和单纯觉得没面子的宋皇不一样,他们已经从中感觉到了一丝丝危险。

大秦境内怎么会出现这么多高手.........明明之前六大皇朝都是一样的啊。

每个人都有点自己的宗师或者大宗师的高手,在大体上六大江湖也保持着平衡的状态。

他们那边........已经有两个天人,两个大宗师了。

这让其他皇朝怎么玩。

就算自己这边所有的武林高手都加起来,也不一定够人家打吧。

而且大秦的兵力也是所有皇朝中的第一..........现在基本上每一个贤明的君主都反应过来了。

他们甚至此时都不太敢继续压制江湖,释放朝廷和江湖之间的矛盾。

如果现在露出一丝一毫的破绽的话,很有可能就会被恐怖的大秦一举击破。

曾经的六国就是这么覆灭的,除了秦之外的五大皇朝复刻一次历史也不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

“陛下..........说不定这个高手是仇杀大秦的。他实力那么恐怖,怎么可能是一个皇帝驾驭得住的,对,说不定之前一些高手也会反秦。”

“你想什么呢,嬴政又不是我的前两任那种废物,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会发生。”

“虽然不太可能,但是万一呢?”

秦桧不甘地发出了恶意的揣测,他发出的诅咒就像是恶魔的低语。

“够了,我已经听够了,你的花言巧语,秦桧,告诉朕,你是不是在敷衍朕,你说啊!”

“我们大宋根本就没有任何一位高手,他们全都是懦夫,一群给朕丢脸的懦夫。”

赵构愤怒地拔出宝剑,他指着秦桧,双手颤动。

他现在非常害怕..........原本六大皇朝还可以保持势均力敌的状态,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大秦完全就有能力去统一整个九州,其他皇朝别说去对付江湖了,现在自保的是很困难的事情。

宋皇在这个时候也变得害怕起来..........他很担心自己的皇位会不会出现在嬴政的屁股下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生:要来一颗金丹吗
长生:要来一颗金丹吗
道友请留步,要来一颗金丹吗?修行为长生,长生助修行。再世为人,误入仙途,长生伴我身,可……修行圣地是假,炼蛊场是真,就是卷。好在我有长生之法。金丹可助人修行,而我又能获得寿元?这么好的大道之法一定要与大家分享。“道友留步,听我为你细数一下这金丹的好处……”“我的我的!”“这是我的!”寿元+1,+1……“哈哈哈,我悟了!”寿元+15。我有一金丹大道,可助人修行,所以这位道友,要来一颗金丹吗?
爱打挺的咸鱼
人在洪荒:开局收尸混沌神魔
人在洪荒:开局收尸混沌神魔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竟然被自己的金手指系统给坑了!本来都说好了,由系统带自己跑到盘古开天的时间节点,收几具混沌神魔尸体好回去赚把大的呢!——结果……回不去了!江道感觉很悲催!他是真不想留在洪荒啊!这个每天打打杀杀、动不动就天地量劫降下的世界,又哪里比得上地球那些长腿小姐姐更吸引人呢?只可惜,随着‘好人’盘古莫名其妙送给他海量开天功德后,【收尸就变强】系统竟然也随之升级为了【洪荒收尸人】系统!而他,
胖子都是潜力股
重生后,大师姐手撕全灭剧本
重生后,大师姐手撕全灭剧本
风月宛重生了。她是“抢”了时醒的机缘重生的。想她自重生以来也是兢兢业业地修炼,满怀责任地要帮时醒完成阻止仙魔大战的任务。可是,风月宛觉得识海里那个时醒太过分了,他是把她当成了上一世的他往死里修炼啊。不行,她得把这一世的时醒也拉过来接受荼毒!...
瑕方怨
紫府御兽恶意修仙
紫府御兽恶意修仙
我就是要恶意修仙!你的恶意,就是我的修仙动力!带着天道紫府,御兽而来。从废材卑微开始,到超凡入圣,长生仙道!甭管人妖魔兽,诡怪仙神,都挡不住我的步伐!因为……你越是恶意满满,我越是动力十足!
江中小白
天韵决
天韵决
在一个神秘的世界里,修仙已经成为了主宰力量的途径。修炼者可以通过掌握天地灵气,修炼法术和绝学,突破凡俗束缚,通往更高的层次。
江沅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