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芳华

第四十八章 王玉

王佐撇了陆炳一眼,划去了几人的名字,再次递给陆炳。

“叔父,你这也太狠了吧,卢围,靳川,韩成,怎么也得是个百户吧。”陆炳急了。

王佐大手一挥,直接划去这三人的名字。韩成就不必说了,卢围和靳川那都是冒死突围。

“怎么?嫌人数还多了是吧?那这王虎的名字也划掉吧。”

陆炳赶忙起身抓住王佐的手:“不不不,不多,不多。”

接下来陆炳又对着王佐软磨硬泡半天,他这才将同意将韩成提为百户。至于卢围和靳川,陆炳只得从其他方面补偿了。

朱韵见事情谈毕后,这才笑着出来活跃气氛:“小炳,你现在都已经是千户了?”

陆炳谦虚地回道:“副的。”

“管他什么副的正的,总归是千户不是?况且你还年轻,以后还有大把的前程。”朱韵连连摆手。

就连王玉也瞪大了眼睛看向陆炳,道:“你这个小屁孩,转眼之间,竟然也成了千户?”

陆炳听后一脸尴尬。“咳咳......”王佐连连咳嗽打断。

王佐又询问了些陆炳在大同的具体事件,陆炳一一为他解答,王佐听后连连点头。

不知不觉天色暗了下去,月上重楼。陆炳抬头看看天,对着王佐夫妇行了一礼,随后准备抽身回家。

朱韵笑着说道:“玉儿,你去送送小炳。”

“哦。”王玉应了一声,与陆炳并肩往府外走去。

朱韵望着二人逐渐远去的背影,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一抹笑容:“多般配的两个孩子啊。”

王佐怒喝道:“般配什么?玉儿早就许了人家,你脑子一天天在想些什么?”

朱韵顿时也怒了:“还不是你,当初非要和那个穷酸秀才做什么兄弟。他那废物儿子,现在二十好几了,连院试都没有考过,还是个童生。

就这,也想配上我女儿?”

也难怪朱韵如此气愤,当初王佐与一个秀才在孩子未出世时就定下婚约。本以为这么多年过去,早就忘记了,没想到那家人见王佐发迹了,又想攀起交情。

这不,前两年那家人又提了婚约,王佐这么爱面子的人,自然不肯食言。

但是,那秀才与他儿子实在是太过不堪。秀才本就是四十好几才勉强通过院试,他那儿子,二十多岁才成为童生。

科举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通过称“秀才”,这才有着接着往上考的机会。但是秀才也不是人人都能成的。

首先你得通过县试成为童生,随后通过府试获得参加院试的资格,通过了院试那才能够成为“秀才”。

不过按照他这速度,估计能够在四十岁成为秀才那就烧高香了。

而王佐目前却是已经贵为锦衣卫指挥使,他的女儿自然不能因为一份口头约定,就莫名其妙的嫁给一个穷酸。

陆炳自幼与王家交好,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千户,再凭借陆家与当今圣上的特殊关系,日后的成就必在王佐之上。因此朱韵自然动起了心思。

王佐何尝不想将女儿嫁与陆炳,只是他拉不下这个脸罢了。

陆炳与王玉并肩而行,走到王府大门。陆炳抬头看了看天,随后趁王玉不注意,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霎时间只觉得香入满怀。

不待王玉发发飙,陆炳逃一般的离开。只留得王玉羞红了脸,在原地直跺脚。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洪武元年,穿越而来的张异随自己的父亲,龙虎山天师张正常进京面圣,皇帝夺了龙虎山天师位,却以另外一个身份将预言过未来的张异留在京城。父亲抑郁而归,临走前求张异拿回龙虎山的天师位,却不曾想这个孩子未来,会彻底改变这个数百年的王朝。他当着皇帝面说朱家的官狗都不当,也用一张世界地图点燃过皇帝的野心,忽悠他将朱家的子孙送往全世界。他和太子交过心,也教过太子妃怎么生孩子。与刘伯温论过道,教衍圣公屠龙术,怎么屠
东鸭西楼
带着基地回大唐
带着基地回大唐
曾经的特战队长陆辰穿越了,带着一个战略物资仓库基地穿越的,穿越的还是唐朝,这不得大展拳脚一番,为后世打下偌大的基业?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印记,最起码一千年后的队员能看见自己的坟!陆辰:“老程,这事能行!你信我的!”程咬金:“我信你个鬼,上次信你的,老子差点在黄金洲没回来!”陆辰:“我怎么听说你在黄金洲定居了?”程咬金:“我没有!别瞎说!不可能!俺老程不是那样的人!陛下,你要信我!”
阴影里的沉默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武德八年,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苏彦穿越成一介书生。本想以文安天下,何奈突厥来犯,手持利刃,纵马沙场。至此提笔乱文坛,挥剑斩乾坤。“系统,商量个事,能不能再给点东西?”“你也太不要脸了,都快满配了!”“额,咱们商量下。再强一丢丢行不行”
染不尽余温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零号硬币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