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第94章 程世杰到底想干什么

第95章 程世杰到底想干什么

第094章

孙元化还没有来得及看捷报,就听到衙门外面的街道上传来阵阵欢呼声。孙元化的脸色大变,甚至顾不得来看手中的捷报。

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现在孙元化也害怕,现在他这个登莱巡抚可是最虚弱的时候,嫡系登莱新军没有了,登州水师也没有了,登州军也没有了,身边唯有可倚重的,只有耿仲明。

“云台!”

“标下在!”

“去看看外面是出了什么事!”

“是抚台大人!”

耿仲明转身离去,孙元化则快速来到他的书房,书架上有一个香炉,他用力扭动香炉,随着一阵格格的声音响起。

原本一体的书架从中间裂开,露出一个足足可以两人并行的小门,孙元化想也没想,抱着自己的官印,冲进暗室之内。

耿仲明来到巡抚衙门的鼓楼大街道上,看到人山人海的百姓,不顾刺骨的寒风,在街道上手舞足蹈。

一队宁海军骑士,昂首挺胸,扯着嗓子喊道:“大捷,宁海军经历旬月血战,在金石山阵斩建奴四百五十二级,蒙古鞑子八百五十三级,假鞑子一千余级,杀伤无数,匡复金州卫、盖州卫……”

街道上的人群跟着宁海军士兵振臂大吼:“大捷,宁海军大捷,阵斩建奴四百五十二级,蒙古鞑子八百五十三级,假鞑子一千余级,杀伤无数,匡复金州卫、盖州卫!”

街道上,刘记客栈的掌柜呆了呆,转身跑回内堂,向东家请示,随即一张巨大的红纸贴在门口:“为庆祝宁海军匡复金州、盖州,刘记客栈,肉食半价,酒水免费,限时三天!”

“我们戴记酒楼,为庆祝宁海军大捷,三折酬宾!”

“我们冯氏布庄,半价出售良布!”

“我们郭记棺材铺……”

“滚你娘的蛋,啥热闹都凑!”

……

耿仲明看到无数百姓欢呼雀跃着,一名东江军士兵上前道:“耿将军,宁海军收复金州,我们是不是可以回家了!”

“将军,我们是不是可以回家了!”

一名衣着光鲜的辽东商贾也一脸期盼的望着耿仲明。

耿仲明咬咬牙,强压着内心的喜悦:“可以回家了,你们,我们都可以回家了!”

耿仲明攥紧拳头,振臂大呼:“想回家的父老乡亲,你们可以可以回家了!”

“回家!”

“回家!”

有些充当杂役的辽东人向他们的掌柜辞职,也有的人商贾连生意都不做了,不少百姓已经迫不急待的收拾行李,他们要回家久违的故乡。

其实这些辽东人渡海而来,在山东,他们受尽的白眼,没有办法,山东本来就是人口大省,土地已经到了承受的极限,随着辽东百姓流到山东,造成的治安案件也不在少数,再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澜,辽东人在山东,几乎等于了洪水猛兽的代名词。

直接接到徐大成的确切消息,证明不是兵变,孙元化这才从卧室的暗道里爬出来,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孙元化别的事情没干,却让府中的下人雇佣着一百多名流民,给他修了一条密道。

这条密道虽然不能直通城外,却拥有着极强的防御能力,除非用炸药开,否则根本就打不开这道用生铁铸成的铁门。

“是宁海军打了大胜仗!”

孙元化擦擦额头上的冷汗,这才打开这份捷报。

刚刚扫了两眼,高起潜这个太监就来到了巡抚衙门里,高起潜也相当激动,他脸上的肉都在颤抖:“抚台大人,大捷啊!”

“大捷!”

孙元化松了口气。

高起潜兴奋的说道:“斩首建奴四百五十二级,会不会太多了?”

虽然说袁崇焕号称的宁远大捷,只是守住了宁远城,可是在觉华岛有七千余军民被杀,粮草被焚烧一空,说是大败仗也不为过。当然,建奴攻击宁远未达到战略目的,也可以勉强算作胜利,只是这个胜利,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在宁远大捷中,斩首也不过四五百级。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脑袋决定思维。

这一场仗是高起潜在登州担任监军,孙元化居登州指挥,程世杰带着宁海军士兵打赢的,这场仗必须胜利,否则高起潜没有办法向崇祯皇帝交待。

高起潜一脸严肃的向孙元化说道:“孙大人,伱也是久经战阵之人,难道不知建奴的规矩吗?”

“规则?”

“对啊!”

高起潜道:“努尔哈赤规定,但凡抢回袍泽的尸体,此人可获得尸体一半的家财,故尔我大明于阵前斩杀建奴甚众,却无法获得建奴的首级!”

孙元化也是宁远之战的亲历者,并且亲自指挥二十八城堡防御,对这件事是知道的。

高起潜道:“足可见,此役中,宁海军至少击杀两三千名建奴,只可惜建奴马快,宁海军追之不及,才让建奴逃脱!”

说到这里,高起潜取出一份墨迹新鲜的奏折,只见上面写道:“建奴甚众,攻势甚猛,宁海军势垂危,左都督、宁海军总兵程世杰亲冒矢石冲锋在前连杀数十人,局势稍稍好转,然建奴贼首马上派白甲兵下马步战,率领建奴冲阵。世杰见状,亲率宁海军长枪突击,连冲十数阵,每一阵都杀得人头滚滚,血肉横飞……”

在高起潜的这份奏折中,程世杰向简直就是常山赵子龙复生,冠军侯霍去病现世,不仅仅这个战场情景描写有鼻子有眼,就连围绕着金州城也展开了声东击西,虚虚实实,瞒天过海,铁树开花,上屋抽梯,等三十六计的十几个连环计。

孙元化看着这道奏折,眉头紧锁。

他虽然对程世杰不太了解,也知道程世杰还真不是一个猛人,只不过是身材高大一些,力量强大一些,仅此而已。而且他还不喜欢自亲冲阵,特别是程世杰喜欢享受,喜欢改造马车……

高起潜望着孙元化道:“孙大人以为这份前线奏折如何?”

“精彩!”

孙元化知道高起潜的意思,随着这几年文臣集团经常坑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慢慢琢磨过来味了,开始重用宦官,比如眼前的高起潜、以及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以及高京镇守太监李春生,还有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

这些太监或许不能成事,但是他们却能成功坏事,如果得罪了高起潜,不仅仅自己会麻烦,而且徐光启的麻烦也不会小。

无奈之下,孙元化提笔与高起潜联名上奏,禀告这一次金石山大捷。

看着孙元化联名署名,高起潜非常高兴,捷报一旦入京,他高起潜就是大功一件,弄不好崇祯皇帝一高兴,把曹化淳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让给他。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司礼监掌印的太监,自然也不是好太监,高起潜是一个拥有着野心的大太监。

当然,这还是程世杰送礼的结果,拿了程世杰的好处,高起潜自然要办事,要是砸了太监收钱办事的口碑,那可是砸了宫内太监的饭碗。他会被人砸黑砖,捅刀子的。

明朝的官员俸禄不高,可在太监的收入比官员还低,像高起潜这样正四品的太监,每年的俸禄只有一百二十两银子。这些银子虽然不少,可对于高起潜而言,这些银子还不够他赏赐小宦官的茶钱。

……

辽南金州卫,从盖州卫到金州卫共有一百四十里路,从金州卫到旅顺则有一百二十里。这段路上,原本的官道已经大都废弛。

程世杰从盖州卫抵达金州卫的这一路上,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哪怕程世杰坐着四轮减震马车,依旧被颠簸得要命。

“恭迎大帅虎驾!”

“恭迎大帅虎驾!”

留守在金州卫的周延栋等人列阵迎接程世杰的到来。

“诸位免礼!”

程世杰用力敲打着他的后腰,一边望着地面上坑坑洼洼的路面,他指着官道,向周延栋道:“辽南的官道和驿站已经废弛多年,早已不堪一用,我们宁海军占据了辽南,盖州与金州必须要互通有无,没有驿站和平整的官道,非常不便。”

周延栋苦笑道:“大帅……实在是要做的事情太多,卑职实在是……忙不过来!”

“事情要分轻重缓急,我们要重新建立驿站系统,从金州卫往北,三十里建一座驿站,共设立四座驿站,这次本帅缴获了四百多匹战马,分别在这四座驿站中饲养,这件事要快,争取在年前完成!”

周延栋道:“现在人手倒是不缺,只是冬天施工,问题颇多!”

“那也没有办法,先将就着!”

程世杰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地窝子,有些急切的道:“建奴不会给我们时间,这次建奴只是伤及皮毛,一旦他们缓过这口气,肯定会南下来找回场子,无论是转运物资,还是消息传递,都需要非常驿站!”

程世杰拿着一根树林,在地上画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格子,指着蜿蜒的官道:“在这里设立一座驿站,要把驿站与百户所暂时结合起来,驿站就是百户所,百户所也是驿站,他们在开春以后,也需要屯田,但是屯田任务可以减少一些,以保障驿站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能开垦多少田地就开垦多少吧,如果不足部分,那就是宁海军军备处负责补贴一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风流小太监
风流小太监
穿越后被女帝捉去当假太监,奉旨稳住后宫。女帝冷笑着说:“办不到就杀头!”苏铭半喜半忧,心想要能活下去,必须给她带点儿绿。不过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猛男,苏铭也绝不甘心一直做个假太监,趁此机会也在提升实力,步步为赢……
何北
假太监:从攻略恶毒皇妃开始
假太监:从攻略恶毒皇妃开始
穿越古代大楚王朝,开局被皇妃拿捏假太监身份。为了保住小命,萧辰一不做二不休,翻身农奴把歌唱。怎料反倒因此意外收服皇妃,从此一步一步爬到最高。敌国诗仙笑我大楚无人?快去寻萧公公!蛮族大将嘲讽我大楚将军手无缚鸡之力?再去寻萧公公!眼看这大楚天下没了自己也玩不转,萧辰索性也不想打工了。“陛下,你挪挪位,这里还是换我坐吧!”
汉唐风流
我在大唐有家商场
我在大唐有家商场
杨宇是一名二本大学的大四即将毕业生,同时还是一名富二代,在和同学拍完毕业照以后。就接到了来自自己老妈的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家,她好和自己的老爹出去旅游,要他回去照看自家的商场。于是杨宇听从自家老妈的安排,回家照看自家的商场,让老两口出去旅游。然而意外发生了,在他在自家商场的一间休息室睡了一晚上以后,杨宇发现自己连带着自家的商场来到了大唐贞观元年,并且商场还发生了变化。于是杨宇打算当一个守着自家商场
爱吃五粮陈的荣成吉
大史记
大史记
历史纵横
烟楼唢呐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开局穿到宋高宗三岁儿子身上。当了十几年的苦逼太子,刚上任就面临宋金议和,岳飞生死的棘手问题。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有志青年,当然是要上奏父皇,斩小人,救忠臣了。前斩秦桧,后就被拥护为帝。看着指着他气得说不出一个字的昏君。赵旉:“父皇,您安心去吧。”至于剩下的天下残局。年少天子大手一挥,重用名将,科举选才!大宋军团重整待发,抗金灭辽!至于民生?农作物产量只增不减,航海的船只货满船仓!华夏一统,名载千古!
无悔这一生